首页 > 碳汇> > 正文
农业碳汇价格实现如何快速推进
2024-05-04 11:26 阅读:

  农业减排固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促进农业减排固碳的有力举措。作为新质生产力范畴的生物质炭有望成为绿色有机稻田减排固碳的关键技术。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核在于,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是,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体特征、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特征、以多要素渗透融合为配置特征、以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为结构特征、以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为形态特征。

  农业新质生产力重点具备以下3个显著特征。

  一是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力,最关键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组合而形成的提供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国家整体来说,最重要的表现应该是在相对于过去一定时间内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总产保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具体产业类型,应该是单产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

  二是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新品种、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土壤改良剂、新型肥料、新农(兽)药、新型农艺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业速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出等方面发生显著的提升效果。核心体现应该是促进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

  三是生产效益的显著增加。从现代农业产业的角度,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政策等综合应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应该在提高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施用生物质炭能够促进农业减排固碳

  2022—2023年,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组建攻关团队,坚持科技创新,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建设500亩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施用生物质炭促进农田减排固碳研究。笔者认为,生物质炭在农业减排固碳方面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物质炭能够有效实现稻田减排增汇。使用生物质炭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4%;有机水稻基地的CH4排放降低16%,N2O排放降低23%,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低16%;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平均减少51%。

  二是生物质炭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在有机示范稻田施用了生物质炭,同时实施秸秆离田利用,与周边继续实施秸秆还田的有机稻田相比,示范基地纹枯病发病率降低约20%,二化螟虫害发生率降低约15%。

  三是生物质炭能够促进农业碳汇价值实现。在500亩有机稻田施用生物质炭,农田碳汇量达到130.67吨CO2当量,2024年在高淳区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江苏省首笔农业碳汇交易,为村集体带来了近万元“卖空气”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