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发布了《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突出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联动”,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横向带动”的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新机制,旨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服务体系,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企业,是绿色制造核心实施单元。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绿色工厂既是一种荣誉称号,也是对企业在低碳环保、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一种肯定,对推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顺应全球绿色发展趋势,获得财政补贴扶持在“双碳”战略下,发展绿色工厂是顺应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逐“绿”而行。近几年,绿色工厂相关政策从中央到省级、地市,逐级推进和落实,全方位推动包括绿色工厂在内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宏观层面上,我国出台了多部指导性政策法规。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提出绿色工厂的概念。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今年工信部新印发实施的《暂行办法》,作为今后开展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为形成规范化、长效化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提供了政策保障。
具体落实上,各地区为推动本地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颗粒度更细的政策措施,对创建成功的绿色工厂企业给予一系列扶持、补贴,包括资金奖励、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等。以北京为例,实施主体达到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含下属企业)标准、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绩效评价B级以上(含绩效引领),或项目实施后单位产品能耗或水耗达到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先进值的,按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总投资的3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