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镇海区绿色工厂的市级申报,我们公司去年就开始琢磨了,想着为以后发展打个好基础,也算是响应政策。正好今年(是计划为2025年做准备)把这事儿提上日程,我就把我们当时一步步摸索的过程给大家唠唠。
一开始也是两眼一抹黑,不太清楚具体要咋弄。我就先去区里的经信部门网站上翻了翻相关的文件和通知,看看有没有什么指南性的东西。也顺便打听了下,问问其他已经评上的厂子大概是个什么流程。
第一步肯定是先看自家厂子够不够格。基本条件得满足,比如必须是在镇海区注册的,得有独立法人资格,而且厂子得正常经营个两年以上。还有就是信用方面,不能有啥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这个我们查了下,没问题。
摸清楚大概要求后,就回公司内部开始搞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得拉上生产、设备、行政、环保这几个部门的同事一起干。我们成立了个临时的小组,专门负责这个事。
然后就是对照那个市级绿色工厂的评价要求或者说是标准,一条条地看自己厂子符不符合。这个过程挺细致的,得花不少时间。
这个自查阶段,我们大概花了一两个月时间,把厂子的情况摸了个底朝天,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心里基本有数了。
自查完了,就得开始准备申报材料了。最头疼的是那个《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这个报告得写得非常详细,把你自查的情况、怎么符合标准的,都得写清楚,还得有数据支撑,附上各种证明材料,比如体系证书、监测报告、能耗水耗的统计报表等等。
我们几个人分工合作,有负责整理数据的,有负责写报告文字的,有负责找证明文件的。来来回回改了好几稿,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光自己说自己好还不行,按规定还得找个第三方评价机构来现场评价。这个机构也不是随便找的,得是工信或者相关部门认可的,有名单公示的。我们就从名单里联系了几家,了解了下他们的业务和报价,选了一家看起来比较专业靠谱的。
第三方机构的人来了之后,先是听我们介绍情况,然后就去现场看,查资料,核对我们自评报告里的内容是不是属实。他们也会提出一些问题和改进建议。这个过程也挺重要的,能帮我们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
等他们现场评价结束,会出具一个正式的第三方评价报告。这个报告也是申报时必须提交的关键文件之一。
所有的材料都准备齐全了,包括自评价报告、第三方评价报告,还有其他一些必要的附件,比如营业执照、环评批复、体系证书等等。然后就按照区里经信部门的要求,通常是通过某个在线平台或者指定的邮箱提交上去。
提交完了就是等待了。主管部门会组织专家评审,可能还会来现场抽查。这个过程需要点耐心。
我们当时提交后,就一直关注着公示信息。如果评审过程中需要补充材料或者说明情况,也得积极配合。整个流程走下来,确实挺费工夫,前后忙活了好几个月。
申报绿色工厂不是个简单的事,需要企业从上到下都重视,实实在在地把绿色制造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管理和生产中去。我们也是通过这回申报,把厂子里的环保、节能工作又系统地梳理和提升了一遍,感觉还是挺值得的。希望我们这个过程记录能给后面想申报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