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得很,一直在搞这个大同市绿色工厂创建的事儿。今儿个得空,赶紧把这流程给大伙儿捋一捋,也算是我自个儿实践的一个记录。
那是两眼一抹黑。啥是绿色工厂?咋创建?一概不知!后来我到处查资料,找到《大同市推进工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这个文件,这才算摸着点门道。
我把这文件从头到尾细细地读好几遍,心里大概有个谱。咱得先定个计划,不能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我根据文件里提到的,结合自己厂子的实际情况,列个详细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
光我一个人干肯定不行,得拉上一帮人。我找厂里几个技术骨干,还有负责环保、生产的同事,成立一个“绿色工厂创建小组”。
人齐,就得把活儿分下去。我把创建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比如节能改造、清洁生产、环保达标等等,然后分配给不同的人负责。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节点,这样干起来才有效率。
这绿色工厂创建,可不是咱自己说算。得按照人家工信部发布的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来,一项一项地对照着做。先是自己评,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哪些地方还差得远。
第三方机构来厂里实地考察,查资料,问情况,忙活好几天。他们出具一份详细的评价报告,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拿到第三方评价报告,我赶紧组织小组的人开会,逐条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能马上改的,立马就改;需要时间的,就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一步一步来。
比如,报告里提到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我就组织技术人员研究节能改造方案,更换一批老旧设备,采用更先进的节能技术。这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能耗,一举两得!
整改完成后,我就开始准备申报材料。这材料可不少,包括自评报告、第三方评价报告、整改报告、各种证明文件等等。我仔仔细细地整理、核对,生怕漏掉一点东西。
材料准备好后,我就按照流程提交给相关部门。接下来就是等待审批,这期间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既期待又紧张。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终于等来好消息!咱的厂子成功通过绿色工厂的评审!
这事儿到这儿还没完,绿色工厂创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咱还得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争取做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