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得脚打后脑勺,总算把高明区这个绿色工厂服务项目给捋顺,到2025年,这要求可真不低!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好好唠唠,我是咋一步步操作下来的。
咱也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先得把区里那些个企业的情况给摸清楚。我就挨个儿打电话,发邮件,能跑现场的就尽量跑一趟。主要就是看看他们现在都咋做的,用啥设备,排多少废气废水,能源都咋用的,都得一一记录下来。这一圈下来,累是累点,但起码对区里的企业现状有个大概解。
光解情况还不行,还得知道上头有啥要求!这几年,国家对环保这块儿抓得可紧,政策文件一个接一个。我就天天盯着政府网站,一有新政策出来,立马下载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还得跟那些个专家、同行们多交流,问问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免得自己理解偏,走错路。
发现到2025年,绿色工厂这块儿,不仅仅看你减排多少,还看你有没有创新,能不能用更环保的方式生产。像那个清洁能源,就得用得更多,还得把能源结构给调一调。
摸清底,学透政策,接下来就得给企业“开药方”。每家企业情况不一样,问题也不一样,肯定不能用一个方子。我就得根据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一套方案。有的企业设备老旧,那就得建议他们更新设备;有的企业管理粗放,那就得帮他们建一套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有的企业缺技术,那就得帮他们找专家,找技术。
比如说海天,人家是大企业,我就鼓励他们搞“全员节能”,把环保这事儿融入到企业文化里头。还看到新闻上说高明区在搞“无废城市”建设,所以还得帮企业琢磨琢磨,怎么减少工业垃圾,怎么把这些垃圾变废为宝。
方案定好,还得盯着企业去落实。这可不是发个文件就完事,得经常去企业看看,问问他们进展咋样,有没有遇到啥困难。遇到问题,就得赶紧帮着解决。有时候,还得组织一些培训,给企业员工讲讲环保知识,讲讲新技术,让他们知道咋操作。
我还时不时组织一些活动,像那个“青少年绿美高明探索之旅”,让孩子们也参与进来,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这绿色工厂服务,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企业的情况在变,政策也在变,咱的服务也得跟着变。我得定期评估一下服务效果,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还得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把这些新东西用到服务中去,让服务越来越
总之一句话,这绿色工厂服务,就是个良心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咱得用心去做,才能真正帮到企业,才能让咱高明区的环境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