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跟大伙儿聊聊,咋能把咱赤峰市的工厂弄成国家级的绿色工厂,还能一申一个准。这事儿,我可是从头到尾亲手折腾过一遍的,今儿就给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
咱得先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给摸清楚。这绿色工厂可不是咱自己说算的,得国家工信部点头才行。咱得先去工信部的网站上扒拉扒拉,看看都有啥要求,别到时候白忙活一场。
我那时候,就天天泡在工信部的网站上,把那些个文件、通知啥的,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完还得跟咱厂子里的情况对一对,看看哪些地方还差得远,哪些地方还能抢救一下。
摸清门路,接下来就得给自己厂子做个全面体检。这可不是小事儿,得把厂子里里外外都给查个遍。设备是不是老掉牙?排污达不达标?用的电、水、气啥的,有没有浪费?这些都得一一过筛子。
我那时候,就带着厂里的几个技术骨干,把厂子翻个底朝天。拿着个本子,一项一项地记,生怕漏还请几个外面的专家来给咱把把脉,看看有啥毛病是咱自己没发现的。
自己掂量完,心里大概就有个数。这时候,就得找个靠谱的第三方机构来给咱做个正式的评估。这可不能马虎,得找那些有资质、有经验的机构,要不然,评估结果不被认可,那咱可就亏大。
我那时候,可是把市面上那些个评估机构都给比较一遍,选个口碑最好、经验最丰富的。跟他们签合同的时候,我还特意加一条,要是评估不过得退钱!
评估结果出来,咱就得照着那个结果,一项一项地改。这可是个大工程,得花不少钱,还得花不少时间。不过为能评上国家级绿色工厂,咱也得咬牙坚持。
我那时候,就天天泡在厂子里,跟工人们一起加班加点。设备该换的换,工艺该改的改,管理该加强的加强。那段时间,真是累得够呛,不过看着厂子一天天变心里也挺得劲儿的。
厂子改造得差不多,就得把那些个申请材料给准备这材料可不少,得把厂子的基本情况、评估报告、整改情况啥的,都给写清楚。还得盖上一堆章,一个都不能少。
我那时候,就专门找个文员,让她帮我整理这些材料。我再三叮嘱她,可千万别弄错,要不然,咱这大半年可就白忙活。
材料交上去,咱就只能耐心等待。这期间,咱也别闲着,可以多跟工信部门沟通沟通,解解情况。要是能提前知道点啥消息,咱也好早做准备。
我那时候,就经常给工信部门打电话,问问进展咋样。有时候,还能跟他们聊聊政策,套点内部消息。这事儿也得看人,有些人嘴巴严,啥也不肯说。
经过几个月的漫长等待,咱厂子终于评上国家级绿色工厂!拿到那个牌牌的时候,我激动得差点哭。这大半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所以说,这事儿虽然麻烦,但只要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总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