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厂子琢磨着要升级,响应国家号召,搞个“绿色工厂”的称号。这事儿落到我头上,我可是忙活好一阵。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分享一下,我是怎么一步步把这事儿办成的,希望能给想申报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我对这“绿色工厂”也是两眼一抹黑。我就到处找资料,看看到底啥是绿色工厂,咋评的。后来总算摸清,得按照那个《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来,一项项准备材料。咱厂子得先摸个底,看看自己哪儿行,哪儿不行。
我先找厂里的几个老骨干,一起开个会,把厂里的情况从头到尾捋一遍。像厂房、设备、用的水电煤气、生产出来的产品、排出去的废水废气,都得算得清清楚楚。
这事儿一个人肯定干不来,得有个团队。我拉上生产、环保、设备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成立一个“绿色工厂申报小组”。
大家分工合作,效率高多。
资料准备得差不多,我们就开始对照那个评价标准,给自己厂子打分。这一打分不要紧,发现还真有些地方不达标。
比如,我们厂的废水处理设施有点老旧,处理效果不太理想;还有,一些设备的能耗也偏高。找到问题,就好办。我们赶紧制定整改计划,一项项解决。
整改完成后,我们又重新自评一次,这回分数就高多。接下来就是准备申报材料,这可是个细致活儿。各种表格、报告、证明文件,一样都不能少。
我们按照要求,把材料整理得清清楚楚,装订成册。然后,先报给市里的工信部门,他们审核通过后,再报给省里,报到工信部。
材料报上去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期间,我们也接到过几次电话,让补充一些材料。我们都及时、准确地提供。
等大概半年多,终于等来好消息!我们厂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拿到这个牌子,大家伙儿都高兴坏。这不仅是对我们厂的认可,也是对我们这些日子辛苦付出的肯定。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申报过程虽然挺累,但也学到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回申报,我们厂的环保水平、管理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这才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