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们公司琢磨着要响应国家号召,搞个“零碳工厂”的头衔,毕竟这年头,环保可是个大趋势,对企业形象和未来发展都有好处。咱这工厂也算有点规模,寻思着应该够格申报个市级的。我,就负责这个项目的具体落地,从头到尾跑流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实战经验。
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我就到处找资料,什么《零碳工厂创建与评价通则》、《绿色工厂怎样申报,有哪些流程?》,这些官方文件、解读文章,我都仔仔细细看个遍。还真别说,这些文件虽然有点枯燥,但确实有用,起码让我知道零碳工厂到底是个大概要怎么搞。
后来我又解到,像上海那边,到2025年要创建30家零碳工厂,而且还优先支持“超级能效”工厂转型。这让我觉得,我们这事儿,大方向肯定没错!
我就开始琢磨着,咱这工厂到底能不能达到“零碳”的标准。这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得有数据说话。我找几个同事,一起把工厂的能源使用情况、碳排放情况、现有的节能减排措施等等,都仔仔细细地梳理一遍。这过程挺繁琐的,各种数据表格,看得人头大。不过也正是通过这回梳理,我们对自己的家底有更清楚的认识。
我们甚至还讨论过要不要请个专业机构来帮我们评估,后来考虑预算,还有觉得自己的团队也摸索的差不多,就自己上。
有评估结果,下一步就是制定详细的减排目标和实施策略。这可不是随便写几个字就完事,得根据实际情况,一步一步来。比如,我们工厂的用电设备比较老旧,能耗比较高,那我们就计划着逐步更换成更节能的新设备;还有,我们工厂的屋顶面积挺大的,可以考虑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来减少碳排放。
这一步,我们参考那个“零碳工厂建设流程”,先确定大方向,然后细化到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依。
准备好所有材料后,我们就开始正式提交申请。这一步比较简单,就是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表,提交各种证明材料。我们是直接找的市里的相关部门,没有通过第三方,因为政策都解的差不多。
提交申请后,没过多久,就接到通知,说要进行现场核查。当时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是第一次搞这个,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好在我们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现场核查还算顺利。专家们在我们工厂里里外外看个遍,问不少问题,我们也一一作解答。
现场核查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这期间,我时不时地就会去查一下进度,生怕错过什么消息。终于,有一天,我接到电话,通知我们通过审核,成功获得“朝阳市零碳工厂”的称号!那一刻,心里真是激动坏,感觉之前的辛苦都值!
申报零碳工厂,虽然过程有点复杂,但只要认真准备,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还是能够成功的。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