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们说,前阵子我可真是忙坏,帮着咱江北区一家做汽车配件的企业搞那个绿色工厂的市级申报。这事儿说简单不简单,说难,只要摸清门道,按部就班地来,通过率还是挺高的。今儿个我就把这整个过程给大家好好捋一捋,也算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个经验
我可不敢直接上手就申报。我先拉着厂里的负责人,仔仔细细地对照着市里发的那个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一项一项地过。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从厂房是不是够亮堂、通风好不到生产线的布局是不是合理,再到用的那些个能源、原材料是不是环保,排放的那些废气废水有没有达标,都得摸个底儿掉。
这一圈摸下来,咱心里就有数,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还得加把劲儿,清清楚楚。
自查完,问题也就出来。比如,他们厂里用的电表是够,可有些地方的照明灯还不是LED的,这能耗就有点高。还有,厂区里头虽然规划得还行,但有些边边角角的空地儿还没利用起来,有点浪费。再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那些边角料,虽然有回收,但回收的种类还不够多。
找着问题就好办,我赶紧给他们出个整改方案。换LED灯泡,这事儿简单,找个电工师傅,咔咔咔几天就搞定。空地儿,我建议他们种点花花草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收点二氧化碳,一举两得。至于边角料回收,我帮着联系几家专门做资源回收的公司,让他们上门来谈合作。
硬件条件都达标,接下来就是准备申报材料。这可是个大工程,各种表格、报告、证明文件,一大堆。我按照市里发的那个申报指南,列个清单,一项一项地准备。这期间,我还时不时地给市里负责这块儿的部门打电话,问问这材料怎么填,那证明怎么开,生怕出一点差错。
这里头有个小窍门,就是申报材料一定要实事求是,有多少说多少,千万别夸大其词。市里头那些专家可都是火眼金睛,你弄虚作假,一眼就能看出来。到时候,不仅申报通不过还可能影响企业的信誉,得不偿失。
材料准备齐全,检查好几遍,确认没问题,我就按着市里的要求,把申报材料给提交上去。提交完,这心里头还是有点忐忑,毕竟能不能通过,还得看市里组织的专家评审。
不过咱该做的都做,剩下的就交给时间。等大概一个月,市里就来通知,说我们申报的这家企业通过绿色工厂的市级评审!听到这个消息,我这心里头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
整个过程走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绿色工厂申报这事儿,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实实在在地在环保上下功夫,从硬件到软件,从生产到管理,都得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申报的时候才能有底气,通过率才能高。
申报过程中,也少不跟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问问,多解解政策,总没坏处。咱江北区这几年对绿色发展越来越重视,企业只要肯努力,政府肯定会大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