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来聊聊泰州这地方,最近搞的那个“绿色工厂”的事儿。作为一个在泰州混迹多年的小老板,我可是亲身经历一番,这里头的水,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今儿就给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
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就知道上面喊得紧,要搞啥“绿色制造”,说是为环保,为子孙后代。咱也不能落后不是?于是就开始琢磨这事儿。
咱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就到处打听,找朋友,找同行,甚至还跑几趟政府部门。别说,还真打听出点门道。
人家说,这“绿色工厂”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得有真材实料。你得是个正经做生意的,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肯定不行。然后,你得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环保,不能乱排乱放,得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还得有点经济效益,不能是个赔钱赚吆喝的买卖。
知道这些,咱心里就有底。就是准备材料,这可是个细致活儿。我找个专门做这方面咨询的小伙子,帮我一起弄。
先是把厂里的各种证件、资料都翻个底朝天,什么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一样都不能少。然后,还得准备一份详细的报告,说明厂里在生产过程中是怎么做到节能环保的。这可把我给难住,平时光顾着生产,哪儿注意过这些!
没办法,只能现学现卖。我带着厂里的几个技术骨干,把厂里的生产流程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哪些地方可以节约。还别说,这一梳理,还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有些设备的能耗太高,有些地方的废水可以回收利用……
我们花几个星期的时间,对厂里的设备进行改造,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然后,把这些都写进报告里。看着厚厚的一沓材料,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
材料准备好,就得递交申请。我亲自跑一趟市里的相关部门,把材料交上去。工作人员倒是挺客气的,说会尽快审核。就是等待。
等待的过程,那叫一个煎熬!每天都忍不住想,这事儿能不能成?要是成,以后厂里的发展可就更顺畅。要是没成,那可就白忙活。
等大概一个月,终于等来消息。电话里,工作人员告诉我,我们的申请通过!那一刻,我真是高兴坏,感觉这段时间的辛苦都值!
拿到“绿色工厂”的牌子,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人家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还得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要不然,这牌子随时可能被收回去。
咱也不能松懈。厂里定期都会对生产流程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还经常组织员工学习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毕竟这“绿色工厂”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得靠大家一起努力。
这回“绿色工厂”的申请经历,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不仅解国家的政策,也提高厂里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企业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得考虑长远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这事儿,我觉得挺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