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零碳工厂,我可是花不少心思。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是咋琢磨着在三明市搞这个零碳工厂创建的,目标还得是2025年!
我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这“零碳”听着挺时髦,可到底咋回事儿?我赶紧去查资料,这才明白,原来就是生产过程中不排二氧化碳,得用那些干净的能源,还得把排出去的给“抓”回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我先是把国家和省里头的那些个文件都翻个遍,看看上头有啥要求和支持。毕竟跟着政策走,总归是没错的。然后,我又去瞅瞅三明市这边的工业情况,哪些厂子能耗大、排放多,得先从它们下手。
光知道不行,还得会干。我开始琢磨,这零碳工厂到底咋建?
第一步,那肯定是节能。 我到处打听,看看有没有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别说,还真让我找到不少好东西,比如啥高效电机、余热回收装置,都能省下不少能源。
第二步,就是换能源。 以前烧煤、烧油,现在得改成用太阳能、风能这些干净的。三明市这边太阳能资源还挺丰富,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在厂房屋顶上都铺上太阳能板,自己发电自己用。
第三步,就是把排出去的二氧化碳给“抓”回来。 这个技术含量比较高,我找好几个专家咨询,他们说可以用一种叫“碳捕集”的技术,把二氧化碳给收集起来,埋到地底下或者拿去做别的用。
有目标,还得有行动。我开始一家一家厂子跑,跟他们讲零碳工厂的好处,帮他们算经济账,看看到底能省多少钱,还能拿到哪些补贴。
我是使出浑身解数,能帮的都帮。看着一家家厂子开始改造,我心里别提多高兴。
这一路走来,我也积累不少经验。我觉得,要想把零碳工厂搞得让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能光靠政府推,还得让他们自己有动力。得有技术支持,光有想法不行,还得有能落地的技术。还得有资金保障,毕竟改造是需要花钱的。
虽然离2025年还有一段时间,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三明市的零碳工厂肯定能搞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