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得脚打后脑勺,总算把益阳市这零碳工厂创建的事儿给捋顺。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好好唠唠,这事儿到底咋整的,我可是从头到尾一步一个脚印踩过来的!
那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这“零碳工厂”听着挺高大上,可到底咋回事,咱心里没底。于是乎,我先是恶补一通政策文件,啥《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工信部的各种会议精神,还有上海那边的先进经验,统统学个遍。 你还别说,这学习还真有用,至少知道这事儿国家重视,咱得好好干!
光看文件不行,还得摸清自家底细。我把咱益阳市的企业情况好好摸排一遍,哪些是高耗能的,哪些有改造潜力的,都一一做登记。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知道敌人是谁,在哪儿,咱才能有的放矢不是?
摸清底,接下来就是制定作战计划。我这人做事喜欢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我结合益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创建方案。这里头,主要有几个关键步骤:
方案定好,关键还得看落实。我这人不喜欢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我先是跑几家重点企业,跟他们老板推心置腹地谈,讲政策,讲前景,讲效益。有些老板还不太理解,觉得这是增加成本。我就跟他们算细账,告诉他们,长远来看,这不仅能省钱,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有好处。 经过我一番苦口婆心,总算有几家企业动心,愿意试试。
就是帮着企业联系技术公司,制定改造方案,申请政府补贴。这中间,跑断腿,磨破嘴,各种协调,各种沟通。不过看着企业一天天变“绿”,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零碳工厂创建,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我定期组织企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请专家来给企业做指导,解决技术难题。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咱益阳市的零碳工厂创建工作,也算是走上正轨。
这事儿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去做,还是能做成的。 2025年,咱益阳市的零碳工厂,肯定能搞出点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