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事儿闹的,说是要搞个啥“绿色工厂”,还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咱这小厂在荔湾区,也想凑个热闹,看看能不能评上个国家级的。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
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我就到处问,找同行打听,上网查资料。你还别说,这网上的东西还真不少,但就是太杂,看得人头晕。后来总算摸清点门道,知道这事儿是工信部牵头搞的,得一级一级往上报。
这绿色工厂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得有标准。我找到那个叫《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的文件,还有工信部发的《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一条一条地看。这要求还真不少,什么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说白就是少占地、少污染、多回收、少用电。
咱这小厂,底子薄,有些方面还真有点差距。
知道标准,我就开始盘点咱厂里的情况。这基础设施,厂房是租的,面积倒是不小,但设备有些老旧;这管理体系,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倒是早就做,但这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还没搞;能源资源投入这块,电费水费每个月都不少,这可得好好想想办法;产品嘛咱生产的东西还算环保,但包装材料这块还可以再改进改进;环境排放这块,废水废气都是处理才排的,但监测报告得补齐;这绩效嘛得好好算算,看看能打多少分。
找到差距,那就得想办法补上。我找几个懂行的朋友,一起商量个方案:
方案定好,那就开始干!这过程可真不容易,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咱也得咬牙坚持。等把这些都做好,就得准备迎接评审。这评审可不是走过场,得实打实地看你做效果咋样。
这绿色工厂申报,投入可真不少,人力、物力、财力都得跟上。至于靠不靠谱,我觉得,只要认真去做,按照标准来,还是有希望的。就算评不上国家级的,评个省级的、市级的也不错,至少说明咱在绿色发展这方面努力,对?
这一路走来,真是感慨良多。这绿色工厂,不仅仅是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咱做企业的,也得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不能只顾着赚钱,把环境给搞坏,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