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个月,我不是琢磨着响应国家号召,给咱厂子整个“零碳工厂”的认证嘛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是… … 一言难尽。不过好歹是搞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这跌跌撞撞的“零碳”之路,给大伙儿避避坑。
我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就知道要“零碳”,可咋个“零碳”法?咱厂现在排多少碳?压根儿没概念。后来我到处找资料,问专家,才知道第一步得摸清家底,也就是做个碳盘查。这事儿我自己可搞不定,咱也不是专业人士,还是请家专业的机构来帮忙。
他们一来,嚯,那阵仗!又是测这,又是算那,忙活好几天,总算把咱厂的碳排放情况摸清楚。看着那报告上的一堆数字,我心里才算有点底。
有排放数据,接下来就得定目标。这“零碳”也不是说一下子就一点碳都不排,那不现实。得一步一步来,先定个小目标,再慢慢往大整。我跟厂里的几个负责人开好几次会,大家伙儿一起讨论,定个比较实际的目标:三年内,单位产品碳排放量降低20%!
目标定好,还得有个详细的计划,不能光喊口号。于是我们又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这减排的法子,说起来也挺多。什么节能改造,清洁能源替代,循环利用… … 我们根据厂里的实际情况,选几个比较适合的。
这些措施实施起来,可真不容易。光是设备的采购、安装,就费不少劲。还得跟工人师傅们一遍遍地解释,让他们理解、支持。那段时间,我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天天泡在厂里。
减排措施实施,还得有记录,不能白干。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监测系统,定期记录各种数据,比如用多少电,发多少电,回收多少废料等等。
这些数据可有用,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减排的效果。如果效果不还能及时调整措施。
等数据攒够,就得写个年度碳足迹报告。这报告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得按照规范来,把咱厂的碳排放情况、减排措施、减排效果等等都写清楚。
报告写好,就可以找认证机构来认证。我们找家比较权威的机构,把报告和相关资料都交上去。他们审核好长时间,还来厂里实地考察一番,总算是给过!
拿到“零碳工厂”认证证书的那一刻,我真是百感交集。这几个月来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过程虽然曲折,但也学到不少东西。最重要的是,咱厂也算是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这“零碳工厂”的认证,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以后还得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