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嗑,说说我最近忙活的一件事儿——帮着高淳区这边的厂子申报那个“零碳工厂”的事儿。这年头,环保可是个顶顶重要的大事儿,啥都讲究个绿色低碳,咱这工厂也不能落后,是不?
话说回来,这事儿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懵。啥是零碳工厂?咋申报?标准又是一头雾水!没办法,谁让咱就好琢磨这些事儿,开干!
先说,这“零碳工厂”,可不是说一点碳都不排,那不现实。它说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那些个“温室气体”,通过各种法子,给它降下来,或者抵消掉。说白,就是尽量少给地球添负担。
我先是到处扒拉资料,在网上各种搜,还真找到不少有用的东西。听说2024年高淳区就有5家企业评上“省级绿色工厂”,厉害!这说明说明区里对这事儿是真重视,咱也得加把劲儿!
光知道概念不行,还得知道具体咋做。我又去翻翻那些政策文件,好家伙,还真不少!国家、省里、市里,都有相关的政策。国家还有个《零碳园区建设与评价指南》,里面列18项核心指标,什么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等。
知道这些,我心里就有底。这些政策文件,一开始看起来还真是有点头大,密密麻麻的字儿,看得我眼晕。不过咱是谁,硬着头皮也得啃下来!
光看文件不行,我还得去厂子里实地看看。我跑好几家企业,跟他们的负责人聊,解他们现在的情况,看看哪些地方能改进,哪些地方能用上新技术。
这一趟跑下来,还真发现不少问题。有的厂子设备老旧,能耗高;有的厂子对环保这块儿不太重视,管理粗放;还有的厂子,技术是有的,但不知道咋用,或者没钱投入。
也有做得好的。有的厂子已经开始用太阳能、风能这些清洁能源;有的厂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能把一些废弃物回收利用;还有的厂子,已经开始琢磨着用更环保的原材料。
解情况,我就开始琢磨着,咋帮这些厂子达到申报标准。每个厂子情况不一样,得“对症下药”。
我对照着那些标准,一条一条地看,看看哪些是必须达到的,哪些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然后,根据每个厂子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制定一套详细的方案。
方案做好,还得帮着厂子准备申报材料。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各种表格、数据、报告,一样都不能少,一样都不能错。那段时间,我真是天天加班加点,眼睛都熬红。
不过看着那些材料一份份准备一份份提交上去,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毕竟咱这是在为环保事业做贡献!
申报能不能通过,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我相信,只要咱努力,结果肯定不会差!就算这回没通过,咱也不灰心,继续改进,下次再来!
总之一句话,这事儿虽然挺麻烦,但咱觉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