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这个光明区零碳工厂省级申报的事儿,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搞?含金量高不高?我可是亲自跑一趟,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话说我这小厂子,前几年搭上环保的顺风车,生意还算过得去。可这几年,眼瞅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什么“碳达峰”、“碳中和”的,听得我脑瓜子嗡嗡的。我就琢磨着,咱也得跟上形势,搞个啥“零碳工厂”的认证,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
我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后来听朋友说,这零碳工厂认证还分等级,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国家级的咱就不想,那得是行业龙头才能搞的。咱这小胳膊小腿的,就先试试省级的。
说干就干,我先是在网上搜一大堆资料,什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什么中山市的政策,看得我头昏眼花。后来我干脆直接杀到光明区工信局,找人咨询。
你还别说,这工信局的同志还挺热情,给我详细解释申报流程,还给我一堆表格和材料清单。我一看,这事儿还真不简单,光是准备材料就够我忙活一阵子的。
回到厂里,我就开始吭哧吭哧地准备材料:
为达到省级零碳工厂的标准,我可是下血本。把厂里的老旧设备换一批,上光伏发电,还搞个什么能源管理系统。你别说,这一通折腾下来,还真有点效果。电费省不少,碳排放也降下来。
看着这些变化,我心里还挺美。想着这下申报省级零碳工厂应该稳。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终于把申报材料递交上去。等待的过程是煎熬的,我每天都刷新好几次邮箱,生怕错过啥通知。
终于,有一天,我收到光明区工信局的通知,说我的申请通过!我高兴坏,这下咱也是省级零碳工厂!
可是,高兴劲儿还没过,我就发现,这事儿好像也没我想的那么美虽然拿到省级认证,但也没见着有啥实质性的奖励。之前听说的那些补贴、优惠政策,好像也没影儿。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光明区零碳工厂省级申报,含金量到底如何?
要我说,这事儿有利有弊: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家底殷实,想提升企业形象,追求长远发展,那可以考虑搞一下。但如果只是为捞点补贴,那还是算,这玩意儿可能没你想的那么香。
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看法,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好,今天就唠到这儿。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参考。如果你还有啥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