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得很,都是为搞这个香洲区零碳工厂省级申报的事。一开始真没底,不知道能不能搞定,毕竟是“零碳”,听起来就挺高大上的。
我到处找资料,看政策文件,头都大。看到网上说,好些个省市都在搞这个零碳工厂的评选,还有什么“碳达峰实施方案”,咱也不能落后不是?
我还特意去解一下啥叫“零碳工厂”,说是啥温室气体排放量,用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尽可能自主减排,剩余排放量要用什么减排项目清除,或者用碳信用抵消。说白,就是尽量少排,排的要想办法弄回去。
我就开始琢磨,咱这工厂要怎么才能达到“零碳”的标准。这可不是件小事,得好好规划。
这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吓一跳,咱这厂里能改进的地方还真不少。
是能源,咱厂里用的电,能不能换成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啥的。这块投入可不小,得好好算算账。我找几家做光伏发电的公司,解一下价格和安装方案,心里大概有个数。
然后是生产流程,咱这老厂房,设备都比较老旧,效率不高,浪费也挺多。要想实现零碳,这生产流程肯定得优化,设备也得更新换代。这又是一笔大投入!
光靠我自己肯定不行,我还得找人帮忙。我联系一家做绿色能源的公司,他们好像是专门做客户开发、项目投资、系统集成和运维的。我想着他们应该能给咱提供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我还找几个搞ISO认证的朋友,问问他们有没有啥经验。他们倒是挺热心的,给我发一堆资料,还帮我分析咱厂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咱厂的零碳工厂改造方案总算有个雏形。虽然投入不小,但为长远发展,为子孙后代,这钱花得值!
申报材料已经递上去,能不能评上省级零碳工厂,还得看专家评审。不过不管结果如何,咱这番努力,也算是为环保事业做一点贡献,心里踏实!
整个过程,真是累并快乐着。从一开始的两眼一抹黑,到现在对零碳工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也算是一种成长。希望咱的经验,能给其他想搞零碳工厂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