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忙活的一件事儿——帮咱朝阳这旮旯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这事儿可不简单,前前后后折腾我好一阵子,不过总算是摸清门道,今儿就来跟大伙儿分享分享我的实践经验。
我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先上网一顿好找,把跟“朝阳市”、“绿色工厂”、“国家级”、“2025年”相关的政策文件都扒拉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你还别说,真找到不少有用的东西,比如啥“凌钢钢焦一体化改造”、“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啥的,还有那个“凌源经开区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的新闻,都给我不少启发。
光看文件还不行,还得解咱朝阳本地企业的情况。于是我就开始一家一家地跑,跟企业负责人唠嗑,问问他们目前的生产情况、环保措施、节能减排效果等等。这一圈跑下来,我对咱朝阳的企业情况算是摸个底儿掉。
解情况,接下来就是对照标准,看看哪些企业有戏,哪些企业还需要加把劲儿。我找来《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条件和流程》,还有那个《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生怕漏掉啥重要信息。
我发现,这国家级绿色工厂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求可高着!不仅要看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是不是先进,还要看企业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是不是达标,甚至还要看企业的数字化水平、管理体系是不是完善。就是要全方位地考察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对照标准,帮企业把各项指标都搞达标,接下来就是准备申报材料。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各种表格、报告、证明文件,一样都不能少。我还得帮企业写自评价报告,找第三方评价机构做现场评价,前前后后忙活好几个月。
材料准备齐全,就得按流程申报上报。我先在网上填报申报信息,然后把纸质材料送到相关部门。这期间,我还得跟各级部门沟通协调,解答他们的疑问,补充相关材料。就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把申报材料成功上报。
就等着评审结果。虽然过程挺辛苦,但我觉得这事儿干得值!既能帮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又能为咱朝阳的环保事业做贡献,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有用,大家可以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