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这阵子死磕的“零碳工厂”项目,坐标清远。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心里有点打鼓,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那可真是一堆坑!
我啥也不懂,就硬着头皮上。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件事就是疯狂查资料,啥是零碳工厂?国家政策是清远市有没有啥特殊要求?相关的标准是那段时间,我眼睛都快看瞎,各种报告、文件,恨不得把搜索引擎翻个底朝天。
然后,开始摸底排查。
我们厂的情况是这样的:主要生产XXX(此处应替换为实际产品),用电大户,生产流程也比较传统,节能减排方面做得一般。为搞清楚家底,我带着团队,把工厂的每个角落都跑遍,仔仔细细地记录每个环节的能耗数据,像是电、水、煤气等等,还有废弃物排放情况,那个表格,密密麻麻的,现在想想都头皮发麻。
就是制定方案。
这可是个大工程,我找几个懂行的朋友,开好几次会,讨论怎么才能把碳排放降下来。我们想很多办法:
方案定,就开始实施。
实施过程,那叫一个痛苦。
节能改造还好说,花钱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可再生能源利用这块,遇到不少麻烦。屋顶的承重能力要评估,不是随便就能装太阳能板的。发电量不稳定,阴天下雨就没电,需要储能设备来配合,成本又上去。再者,并网也是个问题,需要跟电网公司协调。
优化生产流程更难,要改变员工的习惯,阻力很大。大家都不理解,觉得麻烦,不愿意配合。我就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解释,讲零碳工厂的好处,讲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慢慢地,大家才开始接受。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总算初见成效。
工厂的能耗明显降低,碳排放也减少不少。虽然离“零碳”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方向是对的。
至于零碳工厂创建的好处,我总结几点:
说说容不容易过的问题。
不容易。零碳工厂的认证标准很高,要求很严格。需要提供详细的数据和资料,证明你的碳排放确实达到标准。而且审核过程也很复杂,需要经过多轮的评估和审查。
但是,只要你真的用心去做,肯投入,肯付出,还是有机会通过的。
我还在努力,争取早日拿到零碳工厂的认证。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一起为环保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