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通化市搞零碳工厂市级申报补贴的事儿,算是趟个水,有些经验教训,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事情是这样的,年初的时候,不是国家“双碳”目标喊得挺响嘛然后各省市都开始响应,各种政策也陆陆续续出来。我们公司也寻思着,能不能赶上这波东风,搞个零碳工厂,既能提升企业形象,又能拿点补贴,何乐而不为?
第一步:摸底情况,研究政策我先是各种搜索,看看其他省市咋搞的,像上海那边,到2025年要搞30家零碳工厂,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汽车这些重点产业。中山那边,搞得好的零碳园区,最高能给100万补贴,企业绿电消费也有补贴。看着挺诱人的,心里就开始盘算,通化这边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政策。
然后我就开始找通化市的相关文件,市政府网站、发改委网站、工信局网站,一个个翻过去,看看有没有关于零碳工厂、绿色工厂的政策。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找到一些,虽然没有直接说“零碳工厂补贴多少钱”,但是提到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零碳工厂这些荣誉称号,还说要对获得市级认定的企业进行奖励。
第二步:实地考察,寻找突破口光看文件不行,还得实地考察,看看通化市其他企业有没有搞零碳工厂的,或者绿色工厂也行。我就跑几家当地的制造业企业,打听打听情况。发现大家对这块儿也挺感兴趣的,但是真正开始做的,或者说申报成功的,不多。主要是因为标准不明确,流程也不清晰,大家都在观望。
不过也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要搞零碳工厂,得把能耗降下来,多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啥的。得把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算清楚,搞清楚哪些环节排放多,哪些环节排放少,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减排。还得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把环保、节能这些指标纳入日常管理。
第三步:制定方案,准备申报材料摸清情况,我就开始着手制定我们公司的零碳工厂方案。这个方案可不是随便写写,得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把能耗情况、碳排放情况、减排措施等等都写清楚。还要准备各种申报材料,包括企业的资质证明、能耗数据、环评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等,反正是一大堆。
这个过程挺痛苦的。很多数据都要重新统计,很多报告都要重新做,还得跟各个部门沟通协调。那段时间,天天加班到深夜,感觉头发都要掉光。
第四步:提交申报,等待审批好不容易把材料准备齐全,就提交给市工信局。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期间,我还时不时地给工信局打电话,问问进度。他们总是说,正在审核,让我耐心等待。
等等,等几个月,终于等来消息。说是我们的方案通过初审,可以进入专家评审环节。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还是挺激动的,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第五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专家评审那天,我带着团队,到现场进行答辩。专家们问很多问题,包括我们的减排措施是否可行、投资回报率如何、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等。我都一一作解答。
当时心里挺紧张的,生怕哪个问题回答不影响最终结果。不过还我们准备充分,对答如流,专家们对我们的方案也比较认可。
第六步:最终结果,补贴金额又过一段时间,最终结果出来。我们公司成功获得通化市零碳工厂的市级认定!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整个团队都沸腾!
至于补贴金额,这个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通化市这边,对于获得市级认定的零碳工厂,补贴金额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投资额和减排效果来确定的,具体金额要根据专家评审的结果来定。我们公司最终获得50万的补贴。虽然不算多,但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
这回申报零碳工厂补贴,还是挺有收获的。不仅拿到补贴,还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大家要是对零碳工厂感兴趣,或者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