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搞的这个邵阳市零碳工厂报告的事儿,感觉挺有意思,也踩不少坑,希望能给想入行的朋友们一点参考。
最开始接到这个活儿,有点懵。零碳工厂?这玩意儿我之前只是在新闻里看过,真正要上手做报告,还真有点没底。不过想着机会难得,就硬着头皮接下来。
第一步,肯定是摸底。 我先在网上搜一大堆资料,什么“零碳园区概述”、“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还有各种“零碳工厂可行性报告”,看得我头昏脑胀。然后,我联系几个之前合作过的环保咨询公司,想看看能不能外包一部分,结果人家一听是邵阳的,都不太感兴趣,估计是觉得没啥油水。只能靠自己。
第二步,实地考察。 纸上谈兵肯定不行,我直接去邵阳经开区,找到当时跟金盘科技合作的那个园区。想先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去之后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谓的零碳园区,也就是在屋顶上装点太阳能板,然后园区里换些LED灯,离真正的“零碳”还差十万八千里。
第三步,数据收集。 这才是最头疼的。报告里肯定要讲清楚工厂的碳排放情况,包括能源消耗、生产流程等等。我跟工厂的负责人聊好几次,他们也挺配合,但提供的数据要么不全,要么不准。没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估算。 我主要做这几件事:
第四步,制定减排策略。 这部分是报告的核心。我参考一些国内外的零碳工厂案例,结合邵阳这家工厂的实际情况,提出几个可能的减排方案:
第五步,撰写报告。 把收集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和减排策略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报告。这部分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熬夜写稿子。写完之后,自己反复检查好几遍,还请教几个懂行的朋友,让他们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报告靠谱吗? 我心里也没底。毕竟数据都是估算的,减排策略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我觉得,这份报告至少能给邵阳这家工厂提供一个初步的参考,让他们对零碳转型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至于能不能真正实现零碳,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
做零碳工厂报告,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想入行,建议你先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然后找一些实际的项目练练手。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而且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