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参与衡阳市绿色工厂创建的事儿,算是个经验分享,希望能给想搞这块儿的朋友们提个醒。
我们老板找到我,说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制造,让我们也搞一个绿色工厂,提升企业形象,还能享受一些政策优惠。当时我一听,觉得这事儿靠谱,能省钱还能提升品牌,就拍着胸脯答应。
接下来就是一通忙活。得解清楚绿色工厂到底是个啥标准。我赶紧上网查资料,发现这玩意儿涉及的面儿可真广,从基础设施到能源利用,再到环境排放,甚至连员工培训都有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得让工厂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更环保、更节能。
然后,我们就开始自查自纠。对照着那些条条框框,一项一项地检查我们工厂的现状。结果,问题还真不少:
找到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这才是最花钱、最费力的地方。我们主要做以下几件事:
1. 改造基础设施:
这块儿是大头!我们对厂房进行节能改造,更换隔热材料,加装节能门窗。还重新规划厂区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厂区环境。光是这基础设施的改造,就花不少钱。
2. 升级能源管理系统:
我们引进先进的能源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工厂的能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还更换一批高能效的生产设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为更精细化管理,还专门请做能源管理系统的公司来给我们做方案。
3. 完善环保设施:
我们升级废气、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还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危废处理流程。这块儿也是不得不花的钱,环保这事儿,现在查的严。
4. 推行资源综合利用:
我们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分类回收,能利用的尽量利用,不能利用的交给专业的回收机构处理。还鼓励员工提出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建议,并对优秀提案进行奖励。别说,还真有几个员工提出挺不错的点子,省不少钱。
5. 建立管理体系:
为保证绿色工厂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
这套体系弄下来,各种文件、表格、记录,也是一大堆,整理起来费不少劲。
除这些硬件上的投入,还有软件上的投入,比如员工培训。我们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环保知识、节能技术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毕竟光有设备,没人会用也不行。
整个过程下来,我们前前后后投入不少钱,包括设备改造、技术引进、咨询服务、人员培训等等。具体花多少,我就不细说,反正老板的脸都绿。
我们终于通过衡阳市的绿色工厂评审。拿到牌子那一刻,心里还是挺激动的。至少证明我们这几个月没白忙活。
至于值不值?我觉得得分几个方面看:
我觉得衡阳市绿色工厂创建这个事儿,还是靠谱的。虽然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长期来看,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前提是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达到绿色工厂的标准。不然,钱花,效果却不明显,那就亏大。
想搞绿色工厂的朋友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规划,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希望我的经验能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