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人提起咱们六安搞这个“零碳工厂”的市级申报,我也掺和一下,帮着朋友公司研究过这事儿,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摸索下来的这点儿经验,看看这事儿到底要投多少东西进去,靠不靠谱。
刚开始接触这事儿,我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打听一圈,才知道这个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啥的,还分国家级、省级、市级。咱们六安这回搞的是市级的。听起来好像门槛低点儿,但真要弄起来,也不是拍脑袋就能成的。
第一件事,就是得去看市里发的那些文件通知,就是那个什么《暂行办法》。里面列一堆基本条件,你得先一条条对着看,自己公司够不够格。比如说,你这厂子得是正经注册运营的,不能有啥大的环保、安全问题记录,这都是最起码的。
这部分才是重头戏,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到底要“投入”
等你硬件、软件都觉得差不多,就得开始准备一大堆申报材料。什么公司基本情况、能源使用报告、减排措施说明、碳核算报告等等,反正就是要把你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样,都写清楚,还要有各种证明材料。这个过程也挺折腾人的,反反复复修改、补充是常事。
然后就是报上去等评审。市里面会组织专家来看、来评。能不能过,除你自身条件硬,还得看你的材料准备得怎么样,能不能突出亮点。
要问我这事儿靠不靠谱?我觉得得分两头说。
从政策方向看,肯定是靠谱的。现在国家到地方都在推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大趋势。六安市里也在推这个事儿,像叶集那边不是还搞个零碳园区项目嘛说明政府是支持的。以后拿到这个“市级零碳工厂”的牌子,可能在某些政策上会有倾斜,比如用电、融资啥的,对企业形象也是个提升。
但是,从投入和实际操作看,就得掂量掂量。
我个人的实践感受是:六安市搞这个零碳工厂申报,方向是好的,也是动真格的。但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光看“零碳”这个名头好听,就头脑发热往里冲。得认真评估自己的实力、需求和投入产出,看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我们当时帮朋友研究一通,他们觉得现阶段投入还是太大点,就先放放,打算先把一些基础的节能改造做好再说。这事儿,靠谱,但得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