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搞的“佛山市零碳工厂市级申报”,顺便看看2025年能捞到多少奖励。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有点眉目。
我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啥是“零碳工厂”?申报流程是市级奖励有多少?一概不知。上网搜一圈,发现信息那叫一个杂乱,官方的、非官方的,靠谱的、不靠谱的,看得我眼花缭乱。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先是仔仔细细研究佛山市关于“双碳”的政策文件,那个头大,各种专业术语,看得我直犯困。但没办法,为钱,硬着头皮也得啃下去。
然后,我就开始“骚扰”各个部门。环保局、工信局、科技局,能问的都问。一开始人家还挺客气,后来估计是被我问烦,语气也开始变得不耐烦。不过我脸皮厚,就当没听见,继续问。
在各种“死缠烂打”下,总算搞清楚申报的基本流程和要求。简单来说,就是要证明你的工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足够碳排放量足够低,甚至接近于零。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得拿出真凭实据。
就是漫长的材料准备过程。能耗数据、设备清单、改造方案、环评报告……各种材料堆满我的办公桌。为凑齐这些材料,我几乎跑遍整个工厂,甚至连犄角旮旯都翻个遍。
我们要搞清楚工厂的碳排放情况,这需要专业的机构来做评估。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节能减排方案,包括设备改造、工艺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等等。
再然后,就是按照要求整理各种申报材料,填报各种表格。
这中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有些设备的数据找不到,有些改造方案实施起来难度太大,有些材料的格式不符合要求……每一次遇到问题,我都感觉自己要崩溃。
记得有一次,为一个能耗数据的准确性,我跟设备供应商吵得面红耳赤。对方一口咬定数据没问题,但我坚持认为有问题。我硬是逼着对方重新做测试,结果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我总算把所有的申报材料都准备好。然后,就是提交材料,等待审核。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时不时就给相关部门打电话,问问进度。
终于,有一天,我接到通知,说是我们的申报通过市级的初步审核,可以进入专家评审环节。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专家评审那天,我做充分的准备,把工厂的节能减排情况、改造方案等等,都烂熟于心。在评审会上,我侃侃而谈,回答专家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最终,专家们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虽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的工厂已经达到“零碳工厂”的标准。
至于2025年到底能奖励多少钱,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官方文件,但是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以及参考其他城市的政策,估计能拿到个50万左右。具体数额还要看的评审结果。
这回申报“零碳工厂”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很多关于节能减排的知识,也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也想申报“零碳工厂”,不妨参考一下我的做法,相信你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