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人叨叨这个栖霞区的零碳工厂报告,说啥申报怎么怎么样。一开始我也没太当回事儿,觉得就是个名头,能有啥实际用处?后来我们厂里技术改造,正好跟节能减排沾点边,就想着,要不顺便解下这个零碳工厂报告是咋回事。
我就去打听一下,主要是问几个已经弄过的朋友,还有找相关部门窗口那儿聊聊。他们说的,大概意思就是,现在不是都讲究绿色发展嘛搞这个零碳工厂,算是个响应政策的姿态。
主要是我自己琢磨几个点:
第一,形象问题。你想,现在客户,特别是国外的一些客户,越来越看重供应商的环保责任。你要是挂个“零碳工厂”的牌子,或者有个官方的报告说你为零碳做努力,那谈生意的时候是不是听起来就不一样?感觉咱这厂子有追求,有责任感,不是那种只顾赚钱不顾环境的小作坊。
第二,自我审视的机会。真要准备这个报告,就得把厂里从头到尾的能源消耗、排放情况摸个底朝天。电用多少,水用多少,废料怎么处理的,有没有用啥清洁能源。这一梳理,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浪费点就暴露出来。比如哪个车间用电不合理,哪条生产线可以优化流程减少排放。这不是逼着自己内部先做一次节能诊断嘛
第三,可能有潜在的好处。虽然现在可能没啥直接的补贴,但谁知道以后?政策风向标在这儿摆着,早点儿往这个方向靠拢,万一以后有啥针对绿色企业的优惠政策、或者融资贷款方面有倾斜?先拿到这个“入场券”,总比到时候再手忙脚乱强。
要说一点不麻烦那是假的。准备材料肯定是要花功夫的。我们当时:
从我的实践来看,我觉得申报这个报告还是值得的。
好处嘛我觉得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每个厂情况不一样,投入的精力也不同。但如果你厂里本身就在做节能减排的工作,或者有这方面的打算,那去解下、甚至申报下这个栖霞区的零碳工厂报告,我觉得没啥坏处,反而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费点劲,换个好名声,还能顺便帮自己省点钱,这买卖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