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想解下咱们肇庆这边搞 cái 绿色工厂,特别是市级的,到2025年大概是个什么章程。我这人就爱琢磨这些事儿,刚好自己也挺好奇,就抽空去扒拉一下信息,记录记录我这个过程。
我就是想着这事儿肯定得有官方说法,就到处找找看有没有发布啥新文件或者通知。搜一圈,发现信息还挺零散的,有的是以前的,有的是国家的标准,跟我朋友想知道的“2025年市级标准”还是有点对不上。
后来我换个思路,琢磨着这市级标准总得有个基础门槛。果然,找到点儿靠谱的信息。
最基本的一条,你想申报肇庆市的绿色工厂,那肯定得是在咱们肇庆市地盘上注册的公司,而且得是个正儿八经的独立法人。这就把一些分公司或者不规范的小作坊给筛掉。这点我觉得挺合理的,总得有个主体对。
这个“绿色”具体指我找到的不是那种一条条列出来的2025年细则,估计详细的文件还没出来,或者是我没找对地方。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和看到的一些信息,我估摸着大概是这几个方面:
说白,就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得体现出“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这两个核心意思。具体到2025年市级标准会有多细,比如能耗要降到多少,废物利用率要达到多少,这个就得等官方的具体文件。
我还留意到,咱们肇庆已经有企业拿到更高级别的“绿色工厂”称号。比如之前看到新闻说,高新区就有两家,好像是搞新能源和硅材料的,拿到国家级的绿色工厂。这说明说明这事儿不是空谈,是能干成的,而且标准肯定不低。
市级的标准,我猜可能是在国家或省的标准基础上,结合咱们肇庆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侧重,但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这回扒拉信息的过程,让我对2025年肇庆市绿色工厂的申报有一个大概的轮廓。核心就是企业得在本地注册,是个独立法人,然后关键看实际的绿色生产和管理水平,涉及到用地、原料、生产过程、废物处理、能源消耗等方方面面。
虽然具体的量化指标还没完全搞明白,但大方向是清晰的。想申报的企业,估计现在就得开始琢磨怎么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提升自己的“绿色”含量。等后面市里具体的文件一出来,就能对照着查漏补缺。
就先记录到这,等后面有更详细的官方说法,我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