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工厂> > 正文
荔湾区绿色工厂国家级申报怎么申报通过率高
2025-04-17 13:45 阅读:

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子在广州荔湾区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这事儿。过程嘛确实挺折腾,但也算有点心得,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兄弟们提个醒,少走点弯路。

第一步:下决心,摸家底

这事儿我们也是听说有这么个政策支持,对企业形象和长远发展都有好处,就动了心思。但真要干,就不是填个表那么简单。得下定决心,这玩意儿不是面子工程,得实打实地投入,从上到下都得重视。

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个内部小队,生产的、搞环保的、做行政的都拉进来。然后就是摸家底,把厂子里的情况彻底翻了一遍。对着国家那个绿色工厂的评价要求,一条一条地看,我们自己是个啥水平。

  • 环保手续是不是都齐了?平时有没有被处罚过?
  • 项目建设时,环保设施是不是跟着一起建、一起用的?(就是他们说的那个“三同时”)
  • 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这些数据,平时记得到底准不准?
  • 固废处理、污染物排放这些,符不符合标准?

这一步特别重要,得对自己有个清醒认识,不能稀里糊涂就往上报。

第二步:硬骨头,啃指标

摸清楚情况后,就发现有些地方是短板,得下功夫去改。这评价标准里,有几项是硬性要求,比如:

  • 用水量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我们专门去查了用水量,对比那个标准(好像是叫GB/T 18916系列来着,记不清具体号了),发现还有差距,赶紧上了些节水设备,调整了用水工艺。
  • 碳排放这块儿,要求得有监测体系。我们之前就是大概估算,这不行,就老老实实按照要求(好像参考了个叫GB/T 32150的标准),建了监测的点,开始记录数据。
  • 还有就是那个建筑节能审查,特别是新建或者改建的厂房,这个节能评估审查报告,当时我们差点就忽略了,后来听别的厂子说有坑,赶紧翻出来确认,幸好当时做了,不然这一下就卡住了。

这个阶段就是查漏补缺,该投入的设备、该改进的流程,都得动起来。光有想法不行,得看到实际行动和效果。

第三步:做自评,请外援

等我们觉得厂子各项指标整改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做自评价报告。这报告得自己打分,对着那个评价标准,一项项过。我们内部要求挺严,必须是实事求是,有数据支撑。目标是自评分数得高一点,听说最好是90分以上,这样底气足。

自评完了,心里大概有谱了,但光自己说好没用。按照规定,得找个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来现场看。我们当时也打听了好几家,找了个看起来比较专业、经验足的。他们来了之后,那是真的细致,厂区转了个遍,文件资料翻了个底朝天,还跟我们各个部门的人聊。

等他们现场评价结束,出具了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很关键,直接关系到后面能不能被推荐。

第四步:整理材料,跑申报

拿到第三方的合格评价报告,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自评价报告,还有一大堆证明材料(比如环评批复、排污许可证、能耗水耗数据、管理制度文件等等),就开始整理全套申报材料

这材料得弄得清清楚楚、规规整整的。然后就按照荔湾区工信部门的要求,把材料提交上去。我们是先报到区里,区里审核推荐,再到市里,然后省里,才到国家工信部那边。

提交上去之后,也不是就没事了,有时候可能还需要补充点材料或者解释下情况。我们就保持跟进,有啥消息或者要求,都积极配合。

通过了,也说说感想

整个过程下来,差不多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总算是拿到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牌子。回头看看,有几点感触挺深:

  • 基础要牢:平时的环保、安全、节能工作一定得做别等到申报时才临时抱佛脚。
  •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厂子就是栽在一些小细节上,比如某个报告不全、某个数据不准。一定要仔细对照要求,把材料做扎实。
  • 投入是必须的:想拿牌子,该花的钱、该投入的精力不能省。绿色工厂不是喊口号,是真的要绿色化改造。
  • 找对人:无论是内部团队,还是第三方机构,靠谱很重要。

荔湾区这边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只要你真心实意地去做了改进,把基础工作和关键指标都做到位,材料准备充分,通过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希望我们的这点经历能帮到大家。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