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这趟跑七台河市,帮那家工厂搞零碳工厂省级申报的事儿,说实在的,这活儿真挺磨人的,但成了,心里也舒坦。
最开始接到这活儿,心里也没底。零碳工厂,听着挺唬人,具体咋弄,心里没谱。先是跟厂里负责人碰了个头,摸摸情况。他们厂想搞这个,也是为了响应政策,提升企业形象,争取点补贴啥的。我跟他们讲,这事儿不简单,得一步一个脚印来。第一步,就是摸清家底,看看他们厂现在碳排放是个啥情况。
我就开始泡在他们厂里了。第一件事儿,拉了个清单,把他们厂里所有用能的地方都列出来,大到生产线,小到办公室的灯泡,一个都不能落。然后,就开始算账,算他们一年下来,用多少电,多少煤,多少天然气,这些都得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块儿是最费劲的,数据多,还杂,得一点点核对,算了好几天,眼睛都花了。
有了排放数据,下一步就是定目标了。跟厂里商量,说咱们要申报省级的,得有点力度,不能光嘴上说说。定了,要在三年内,把碳排放量降下来百分之多少。这个目标,既要可行,又要显得有决心,挺考验人的。定了目标,就得有方案。我跟厂里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了各种减排的措施。换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搞能源管理系统,能想到的都写进去。还建议他们在厂区里建个光伏发电站,自己发电自己用,这能大大减少碳排放。
方案定了,就得开始行动了。厂里也很给力,按照方案,一步步落实。我,就负责跟踪进度,提供技术支持,有问题随时沟通解决。这期间,也遇到不少麻烦。比如,有些设备不好找,有些工艺改进起来难度比较大。但都一一克服了。最关键的,还得把这些减排的成果,都记录下来,形成完整的台账,到时候申报的时候要用。
准备申报材料,这又是个细致活儿。各种表格、报告,得认真填写,数据要准确,逻辑要清晰。我帮他们把材料整理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出什么纰漏。材料准备就提交给市里,然后市里再报到省里。这期间,也少不了跟相关部门沟通,了解申报的最新动态,及时补充材料。
等等,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他们厂的零碳工厂,通过了省级的评审!那一刻,心里真是松了一口气。这几个月,没白忙活。我跟厂里负责人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把零碳工厂做得更申报零碳工厂,最关键的,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事情,不能弄虚作假。数据要真实,方案要可行,行动要坚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零碳排放,也能顺利通过评审。
这回跑七台河,申报零碳工厂,我也总结了几点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们也想申报零碳工厂,可以参考我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记住,只要肯努力,就能实现零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