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腾的“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这玩意儿好处多不多,容不容易过?我把整个过程跟大家伙儿唠唠,也算是个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年初的时候,我们公司就开始琢磨转型升级,正好赶上国家大力提倡“双碳”目标,所以“零碳工厂”就成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一开始我对这玩意儿也是一头雾水,啥是零碳?怎么才能算零碳?申报国家级又有什么好处?全是问号。
第一步:摸清门道,恶补知识。我这个人,不懂就学!先是疯狂在网上搜集资料,什么“零碳工厂认证标准”、“碳排放核算方法”、“节能减排技术”等等,一股脑全塞进脑袋里。然后又找了几个搞环保的朋友,请教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大概折腾了一个月,总算对“零碳工厂”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简单来说,“零碳工厂”就是指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终实现净零排放。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要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
了解了基本概念之后,我就开始对照国家级的申报标准,一条一条地检查我们工厂的情况。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们工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还真是不够。能耗高、浪费多、设备老旧,问题一大堆!
于是我就拉着技术部门的同事,开始着手整改。是更换了老旧的生产设备,换成更节能的新设备。然后又对生产线进行了优化,减少了能源浪费。还在厂房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利用太阳能发电。
这期间,我们还专门请了一家环保咨询公司,帮我们做碳排放核算,找出碳排放的重点环节,制定更精准的减排方案。这笔钱花得值,专业人士的意见确实很有帮助。
第三步:准备材料,正式申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工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接下来就是准备申报材料了。这可不是个轻松活,要准备各种各样的证明材料,比如:
这些材料都要真实可靠,不能弄虚作假。我带着团队,加班加点地整理材料,确保每一份材料都符合要求。我们把厚厚的一摞申报材料递交了上去。
第四步:等待审批,心里忐忑。申报材料递交上去之后,就只能耐心等待审批结果了。这段时间,我心里一直很忐忑,不知道能不能顺利通过。毕竟是国家级的申报,竞争肯定很激烈。而且我们工厂的底子比较薄,跟一些大型企业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我也对自己说,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这回没能通过,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
至于容不容易过,这真不好说。国家级的申报肯定竞争激烈,要求也很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还是有机会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而不是想着投机取巧。
我建议大家在申报之前,可以多了解一下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多跟环保咨询公司交流,多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申报的成功率。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