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腾的“济南市零碳工厂申报”,看看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又需要往里砸多少钱。
事情是这样的,年初的时候,我们厂里寻思着转型升级,正好赶上济南这边大力提倡绿色发展,零碳工厂的概念就冒出来了。当时听着挺唬人,啥叫“零碳”?咱这传统制造业,烧煤烧气的,碳排放肯定少不了!
没办法,老板发话了,让咱去摸摸底。我这人就喜欢死磕,先上网搜资料,各种“零碳工厂建设指南”、“认证标准”、“补贴政策”满天飞,看得我头晕眼花。
简单来说,零碳工厂就是要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把温室气体排放降到最低,最好能实现“碳中和”。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得拿出真东西才行。
第一步,就是摸清家底,算清楚你厂子一年的碳排放量。这活儿可不简单,得把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捋清楚,从原材料采购、能源消耗、运输,到废弃物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要算。
说干就干,我拉着咱们厂的几个老伙计,一个个车间跑,一个个数据抠。电表、气表、煤表,挨个抄,然后对着各种公式算算,算到头都大了。
算出来之后,发现咱们厂的碳排放量还真不少,离“零碳”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是想办法减少碳排放。这才是最烧钱的地方。
我们想着直接买绿电,就是从风电、光伏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企业那里买电。这玩意儿不产生碳排放,算下来能抵消一部分。但是,绿电的价格比普通电贵,而且还不稳定,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后来我们又考虑自己搞分布式光伏发电。就是在厂房屋顶上装太阳能板,自己发电自己用。这玩意儿一次性投入巨大,而且发电量还受天气影响。
除了能源方面,生产工艺也要改进。得用更节能的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考察了洛克美森(济南)零碳智慧工厂,号称是“山东首个零碳工厂标准试点项目”。看了之后,感觉人家那真是高大上,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啥都有。
人家那是高新区和西门子联合打造的,咱这小厂子,哪有那实力!
算下来,如果要达到零碳工厂的标准,前期投入至少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还不算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
那问题来了,投入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
一方面,零碳工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能提升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另一方面,也能享受到政府的一些补贴政策。
但是,零碳工厂的申报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而且审批时间也很长。
我跑了好几趟政府部门,递交了各种材料,填了无数的表格。结果,到现在还没个准信。
我有点迷茫了。零碳工厂这个事儿,听着挺美但是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我觉得,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搞零碳工厂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可以先从一些小的方面入手,比如节能降耗、优化生产流程,逐步向零碳目标靠近。
而且要多跟政府部门沟通,了解清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避免盲目投入,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靠谱吗”,我觉得这个事儿本身是靠谱的,但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耐心。
济南市零碳工厂申报这事儿,投入巨大,风险也高,大家要谨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