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深汕区搞的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的事儿,2025年争取把它拿下!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但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我接到这个任务,心里是没底的。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听着就高大上,咱也没真正操作过。硬着头皮,也得上!
第一步,摸底! 我带着团队,把整个工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摸了个透。别笑,真就是地毯式搜索。用电、用水、用气,啥设备,啥工艺,全都登记在册。然后,吭哧吭哧算碳排放量,自己算,也找机构算,数据一对,差点没晕过去。好家伙,排放量比我想象的还高!
第二步,找政策! 国家、省、市,关于零碳工厂的政策,翻了个底朝天。什么“双碳”目标,什么绿色制造,脑袋都大了。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申报的硬性要求。比如,企业资质必须合法合规,这没问题。还有,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这个得注意了,环保、安全生产,一项都不能马虎。
第三步,定目标,想办法! 排放量摸清楚了,政策也研究透了,下一步就是怎么减排了。这可是个大工程!我们团队开了无数次会,想破脑袋。节能减排是必须的,设备该换的换,工艺该优化的优化。清洁能源也得用起来,太阳能发电,能装多少装多少。循环经济也很重要,废弃物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还研究了绿色供应链,从源头开始减少碳排放。能想到的办法,都得试试!
第四步,开始动手! 光说不练假把式。说干就干,先从最容易的开始。把旧设备换成节能的,照明系统换成LED的,车间保温做这些都是立竿见影的。然后,开始上大项目,太阳能发电,生产线改造,污水处理升级,那真是烧钱,不过为了零碳目标,咬咬牙也得投!
第五步,监测和记录! 减排措施实施后,效果怎么样?得监测!我们建立了一套监测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电表、水表、气表,全都联网,排放数据也实时上传。然后,定期出报告,分析减排效果,找出问题,及时调整方案。这工作,必须细致,马虎不得。
第六步,准备材料,申报! 经过一年的努力,减排效果还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就是准备申报材料了。各种证明、报告、方案,堆起来比我还高。认真填写申报表,仔细核对数据,确保万无一失。然后,按照流程,一级一级往上报。市级、省级,到国家工信部,那个过程,真是煎熬!
第七步,迎接评审! 材料报上去后,就等着专家评审了。专家组来工厂考察,那阵仗,真是吓人。专家们问得很细,很专业,我们团队轮番上阵,一一解答。专家们还到车间实地考察,看我们的减排措施是不是真的有效。那几天,我们真是紧张得睡不着觉。
结果! 结果还没出来,2025年见分晓!不过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尽力了。通过这回申报,我们对零碳工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实现零碳目标,为国家的“双碳”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就分享到这儿,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也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共同探讨零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