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子在绥化这边搞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的事儿。不少朋友问我,这玩意儿有啥具体好处?申请起来麻烦不麻烦,容易过不?我就把我们自己跑下来的这点儿经验,给大家从头到尾捋一遍。
我们也就是听说有这么个事儿,国家在推绿色制造,搞什么“绿色工厂”。最开始也就是觉得,这名头听着挺“高大上”,对企业形象肯定有好处。后来深入了解了一下,发现不光是面子上的事儿,里子也很重要。
听到的好处大概有这么几条:
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对我们厂子长远发展有好处,就决定试试。
决定要干了,那就得行动起来。这可不是填个表那么简单,整个过程还是挺折腾的。
第一步:摸底学习。 先是找文件,看标准。工信部有那个《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还有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我们就对照着这些标准,一条一条看自己厂子的情况。涉及到用地、原料、生产过程、废物处理、能源消耗等等,方方面面都得看。
第二步:内部评估和准备。 对照标准一看,发现不少地方还差得远。比如能源消耗数据不够细化、废物回收记录不全、有些生产环节还可以更清洁等等。这就得开始补课,成立了个专门的小组,分头去收集数据、整理资料。这过程挺繁琐,得把近几年的台账都翻出来,重新统计、核对。
第三步:该整改的整改。 光有数据还不行,标准里要求的硬指标必须达到。我们当时就发现有些设备能效不高,还有些生产流程可以优化减少浪费。那就得投入,该换设备的换设备,该改进工艺的改进工艺。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想着是为了长远,也就咬牙上了。
第四步:编写申报材料。 等基础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准备正式的申报材料。这玩意儿特别厚,得有自评报告、各种证明文件、数据报表、图纸照片等等。基本上就是要把你怎么符合绿色工厂标准的方方面面,都用详实的材料展现出来。我们当时请了外面的咨询机构帮了点忙,不然光靠自己,估计得弄更长时间,里面的门道还是挺多的。
第五步:提交和等待评审。 材料准备齐全,按照要求提交上去。然后就是等消息了。后面可能还会有专家现场评审环节,我们当时也接待了专家组,到厂里实地看、问问题,核对材料。这个环节也挺关键,得准备充分,有问必答。
要问我这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容易过吗”?不容易,但也绝对不是高不可攀。
为啥说不容易?
为啥又说不是高不可攀?
我的感觉是,只要企业是真心实意地想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愿意投入资源去改进,并且把准备工作做扎实,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的评审还是很有希望的。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买牌子”行为,更像是一个推动企业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厂通过之后,确实感觉在管理上、在成本控制上(比如能耗降低了),还有员工的环保意识上,都有实实在在的提升。那些好处,比如形象提升、政策倾斜啥的,也慢慢能体会到一些。我觉得这个事儿,虽然费劲,但值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