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最近我参与的这个鸡西市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的事儿,题目就叫《鸡西市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需要哪些投入 靠谱吗》。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但也是个挺有意思的实践。
事情是这样的,年初的时候,市里开了个会,说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搞零碳转型,鼓励咱们鸡西的企业去申报国家级的绿色工厂。当时我就寻思,这可是个机会,要是能把咱们厂搞成国家级的零碳工厂,那以后在行业里腰杆子也能硬起来,说不定还能拿到不少政策补贴。
得摸清门路!
我赶紧找了市工信局的朋友打听情况,才知道这国家级的绿色工厂申报,那可是工信部直接管的,得一级一级往上报。市里先推荐,然后省里审核,才能到工信部手里。听说竞争还挺激烈的,不是光喊口号就能成的。
然后,就是恶补知识!
啥叫零碳工厂?到底要达到什么标准?以前就知道节能减排,这“零碳”的概念,还真得好好学学。我赶紧在网上搜资料,又找了一些相关的专家请教,才知道这零碳工厂,就是要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剩下的排放量,可以通过购买碳信用或者搞一些减排项目来抵消。简单说,就是排放的和抵消的,得达到平衡。
开始盘家底!
知道了啥是零碳,接下来就要看看咱们厂的实际情况了。
比如,更换更节能的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
比如,引进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来降低用电成本。
比如,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申报材料,那叫一个繁琐!
等改造方案定了,接下来就是准备申报材料了。这材料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行,各种数据、报告、证明,都要真实可靠,而且格式还得符合要求。那段时间,我天天加班到深夜,眼睛都熬红了,就为了把材料做得漂漂亮亮的。
专家评审,心惊胆战!
材料报上去之后,没过多久,就通知咱们厂要接受专家评审。那天,来了好几个专家,各个都是行业里的权威。他们对咱们厂的改造方案、排放数据、管理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审查,还提出了不少问题。我当时就感觉像参加高考一样,手心都出汗了。
最终结果,喜忧参半!
专家评审结束之后,咱们厂的申报材料总算是通过了市里的推荐,报到了省里。但是,能不能最终获得国家级的绿色工厂称号,现在还不好说。毕竟竞争太激烈了,而且咱们厂的底子也比较薄,跟一些大企业比起来,还有不少差距。
投入:
靠谱吗?
我觉得还是靠谱的。虽然申报过程很辛苦,投入也很大,但是如果能成功获得国家级的绿色工厂称号,对企业的发展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这事儿也不能盲目跟风,得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提高申报成功的几率。就我这回的经验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