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工厂> > 正文
宁海县绿色工厂国家级申报2025年最新流程是什么
2025-04-24 09:11 阅读:

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子去年准备搞那个“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的事儿,就是冲着2025年这批去的。坐标,就在咱们宁海县。这玩意儿现在挺热乎,但真搞起来,那可真是实打实的功夫活儿。我这儿就把我们自己摸爬滚打的过程,给大家从头到尾捋一遍,希望能给后面想搞这个的朋友们提个醒,少走点弯路。

第一步:摸清门道,心里有数

这事儿开头,不能闷头就干。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先搞清楚这“国家级”到底是个啥标准,跟省级的、市级的有啥不一样。毕竟目标不一样,下的力气和准备的东西也差老远了。我们当时目标挺明确,就是要冲国家级的。

然后就是疯狂学习。把国家工信部、省里市里,还有我们宁海县这边关于绿色工厂的文件、通知、标准,能找到的都找来看。特别是最新的要求,年年可能有微调,2025年的申报,就得看最近这一两年的政策风向。别小看这一步,方向错了,后面全白搭。

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得在厂里拉个小团队。这活儿不是一个部门能搞定的,生产的、搞环保的、设备维护的、管能源的、行政后勤的,都得有人参与进来。我们当时就凑了几个人,成立了个临时的项目组,专门负责这事儿。

第二步:自家掂量,全面自查

心里有谱了,就开始对标自查。这就是所谓的“自评价”阶段。国家有一套评价标准,细得很,从厂房、设备、能源用到废物处理,方方面面都得对。我们就拿着这个标准,一条一条地过,看自己厂子哪些做得哪些还差得远。

这个过程,主要靠工信部那个“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在上面填报数据。听着挺高科技,但数据收集起来真要命。各种报表、记录,有些还是好几年前的,得从档案室、从各个部门的犄角旮旯里往外扒。我们当时就感觉,这不光是考我们现在做得咋样,也是考我们平时管理到不到位,记录全不全。

这个自查和数据整理,磨了我们差不多小三个月。汇总成一本厚厚的《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这里面,得实事求是,优点要写,缺点也不能藏着掖着,还得写上打算怎么改。

第三步:请“外援”,第三方来把关

自己说好不算得有权威机构来给你做个评价。这就到了找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环节了。工信部会公示一批符合条件的机构名单,我们就从里面挑。多方打听,看看哪家口碑经验足,离我们近也方便点。

选定了机构,就约时间上门“体检”。他们派专家来厂里,看现场、查资料、问问题,比我们自己搞自查那可细致多了,也严格多了。我们那几天都紧张兮兮的,全程陪同,有问必答。这个过程大概在年中,我们是安排在6月份左右搞定的。

等他们回去,就会出具一份正式的第三方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你后面能不能被推荐上去。

第四步:整理材料,堆成小山

两份报告(自评报告+第三方报告)到手,这只是核心材料。旁边还得配上一大堆证明材料,比如:

  • 各种许可证、资质证书复印件;
  • 能源、水、原材料消耗的统计数据和凭证;
  • 环保达标证明,排污许可证啥的;
  • 节能改造、环保投入项目的相关文件;
  • 管理制度文件;
  • 可能还有现场照片等等。

就是要把报告里提到的东西,用实实在在的材料给支撑起来。我们把这些材料分门别类整理按照省里和市里要求的格式装订成册。这又是一个细致活儿,不能出错。

第五步:逐级上报,耐心等待

材料准备齐全,就提交给咱们县里的主管部门,一般是经信局。他们先审一遍,觉得没问题,再往市里报,市里审了再往省里(浙江省工信厅)报。

每一级审核都可能提出些问题,让你补充材料或者修改。所以提交上去不是就完事了,还得随时保持沟通,积极响应。

省里这关很重要。他们会根据全省的情况,评估哪些企业确实做得有代表性,然后择优推荐给国家工信部。能被省里推荐上去,希望就大很多了。

第六步:国家评审,终极大考

到了国家工信部层面,那就是专家评审了。他们会组织专家看材料,可能还会搞个专家论证会啥的。听说有些还会搞现场抽查,就是不打招呼直接来厂里看,所以平时功夫就得做扎实,不能临时抱佛脚。

这个阶段,能做的就是等。心里挺忐忑的,毕竟全国那么多企业都在报。

第七步:公示名单,尘埃落定

工信部会在官网上公示拟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公示期一般几天到一周,接受社会监督。我们那段时间天天刷官网看消息。

只要公示期没出啥问题,那恭喜你,这块“国家级”的牌子基本上就到手了。后面就是等正式发文公告。

搞这个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真是个系统工程。从年初准备,到年底可能出结果,贯穿一整年。需要决心、耐心、细心,还有团队协作。过程挺折腾,但回头想想,也是对我们自己工厂绿色发展水平的一次大检阅和提升。我们当时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