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厂里头也在琢磨这个“零碳工厂”的事儿。老板前两天突然给我派了个活儿,让我去摸摸底,看看咱们南京栖霞区这边,如果要申报国家级的零碳工厂,特别是盯着2025年的目标,到底有啥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我就一头扎进去查资料了。先是在网上各种搜,关键词翻来覆去地用,“栖霞区 零碳工厂”、“国家级 申报标准 2025”、“南京 零碳补贴”啥的。搜出来一堆全国性的大方向、政策解读,还有些其他省市的消息,比如看到上海那边目标挺明确,说到2025年要搞30家,还对标国际标准,听着就挺厉害。
找到的一些普遍信息:
但这些信息都比较宏观,或者说是其他地方的具体情况。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咱们栖霞区针对2025年的国家级申报,有没有已经出台的、明确的、一条条列出来的标准文件?
我又去翻了南京市和栖霞区政府的官方网站,特别是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这些部门的通知公告。找了半天,看到不少关于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的文件和新闻,方向是对的,但就是没找到一个标题直接写着“2025年栖霞区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标准”或者类似的文件。
我的实践感受是:
感觉现在这个阶段,可能具体的、细化到地方层级的2025年标准还没完全落地。国家大的框架和方向是有了,各地肯定也在研究制定细则。毕竟2025年还有点时间,政策制定也需要过程。
我估摸着,大概率会是在国家大的指导框架下,结合南京市和栖霞区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目标来细化。比如可能会强调能源结构优化(多用绿电)、能效提升(设备更新换代)、碳排放核算与管理体系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这些方面。
我给老板汇报的也是这个情况:目前还没有看到栖霞区官方发布的专门针对2025年国家级零碳工厂申报的详细标准文件。但大方向是明确的,基础要求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我的建议是:
持续关注:还得盯着政府网站,特别是区工信、发改这些部门的动态,看有没有新政策出来。
内部准备:不能干等着。可以先根据国家现有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或者参考上海等先行地区的做法,自己内部先盘点一下,看看我们在能源使用、排放、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哪些短板,可以先做哪些改进工作,比如搞个能源审计,摸清家底。
咨询打听:后续也可以试着找相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人问问,看看有没有更内部的消息或者指导意见。
这回实践摸底的过程就是这样。虽然没拿到一份现成的“标准答案”,但也算是把当前的情况摸清楚了。这事儿急不来,但准备工作得先行。等后面标准一出来,咱们也能更快地接上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