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碰见有人打听,问我沈阳那个“绿色工厂”认证,最新的要求是一般厂子能不能搞定。正好我前段时间自己也好奇,专门去跑了跑、问了问,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这趟下来的经历和想法。
一开始我对这“绿色工厂”也是一知半解。就知道大概是国家提倡环保、节能减排那套。但具体到沈阳市怎么弄,心里完全没谱。那咋办?老办法,先上网搜呗。结果一搜,嚯,信息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讲国家大政策的,有列一堆专业名词的,还有不少咨询公司的小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看得我眼花缭乱,感觉这水不浅,光看这些虚头巴脑的没用,得搞清楚沈阳本地的实锤要求。
光在网上瞎转悠肯定不行。我就琢磨着,这事儿总得有官方说法。然后就开始重点找政府部门发布的通知、文件啥的。这过程也挺折腾,在市工信局、环保局这些相关的网站上翻了半天,文件一大堆,有些还是前几年的旧规定。后来又托了几个在企业里干的朋友打听了下,看看他们有没有收到啥新通知。七七八八拼凑起来,总算对沈阳市最新的绿色工厂认定条件有了个大概轮廓。
这儿我不用官方那些绕口的词儿,就按我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几个我摸索下来觉得挺关键的点:
了解了这些条件,下一个问题就是:对咱沈阳的企业来说,这事儿可行性高不高?
我个人的看法是:有难度,但不是完全没戏。
为啥这么说?
投入不小。 要达到那些节能、环保的要求,很多时候意味着得更新设备、改造生产线,甚至采用新技术。这前期投入可不是个小数目,对很多利润本来就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压力挺大。
要求挺细。 它不光看你大面上怎么样,还看很多细节管理。比如各种能源消耗数据得有记录、有台账,环保设施运行得有监控,还得定期报送啥的。这需要企业有比较规范的管理基础,得有人专门去盯这事儿,挺费精力。
这不是一次性买卖。 就算评上了,也不是一劳永逸。后面还得持续保持,可能每年还有复核或者抽查。这意味着环保和节能得变成企业的常态化工作,需要持续投入。
我琢磨着,这“绿色工厂”认证,可能更适合那些本身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规范、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企业。他们可能稍微努努力,完善一下就能达标。评上了,对企业形象、申请一些政府补贴或者项目,或许能有点帮助。
对于大部分还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得先算算账,看看为了这个认证要投入多少,能带来多少实际好处,别为了个名头把自己拖垮了。
沈阳市这个绿色工厂认定,方向是好的,要求也挺具体。但确实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填几张表那么简单。我这一圈跑下来,感觉就是企业真想搞这个,第一步是先把自己家底摸清楚,对照条件看看差距在哪儿,需要投入多少人、多少钱去改进。第二步是别盲目干,最好找官方或者懂行的专业人士咨询一下,了解清楚具体的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我这也就是分享点自己打探来的粗浅信息,希望能帮大家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