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最近公司不是想搞点新东西嘛盯上了“零碳工厂”这个概念,说是要申报。我寻思着,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但实际操作起来,得砸多少钱进去,能不能真搞成,心里真没底。所以就想着自己先摸摸底,看看这“蚌埠市零碳工厂申报”到底要投些是不是真的靠谱。
我先在网上搜了一圈,想看看人家搞过的都是怎么个流程,要准备些结果发现,信息是不少,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干货不多,都是些官方话术,啥“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之类的,听着都头大。
后来我咬咬牙,找了几个之前做过类似项目的朋友,请教了一下。他们给我的建议就是,先别急着申报,先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楚,看看自己现在碳排放是个什么水平,离“零碳”差多远。
第一步:摸清家底,碳排放盘查我按照朋友的建议,开始盘查我们工厂的碳排放情况。这可真是个大工程,要统计各个环节的能源消耗,包括用电、用气、用水,还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等。
这一圈下来,我发现我们厂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用电上,占比超过了70%。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厂的设备比较老旧,能效不高。
第二步:寻找替代方案,节能减排摸清了碳排放的家底,接下来就是想办法减少排放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厂的碳排放量确实有所下降。就是准备申报材料了。这可是个细致活,要按照蚌埠市的要求,准备各种证明材料,包括:
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提交给蚌埠市相关部门进行评估了。评估过程可能会比较严格,专家会来厂里进行实地考察,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按照申报材料上说的那样做了。
投入大不大?靠谱吗?申报零碳工厂的投入确实不小。光是设备改造、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就花了不少钱。而且这个过程还很漫长,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投入。
至于靠不靠谱,我觉得要看怎么理解。如果只是为了拿个“零碳工厂”的牌子,那可能意义不大。但如果真的能通过这个机会,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那还是很有价值的。
至少,通过这回实践,我对“零碳工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厂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一个方向。虽然过程很累,但是看到一点点改变,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我觉得,蚌埠市零碳工厂申报,值不值得投入,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决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