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工厂> > 正文
宜昌市零碳工厂认证标准2025年有哪些
2025-04-25 08:54 阅读:

最近老琢磨这个事儿,就是咱宜昌市这个零碳工厂认证,特别是到2025年会有啥新标准。手头正好有点空,就想着自己先去摸索摸索,搞明白到底咋回事,以后不管是自己厂子要弄,还是跟朋友吹牛,心里也有个数。

最开始怎么琢磨这事的

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就听说了这个“零碳工厂”的概念,感觉挺高大上的,好像以后是个趋势。特别前阵子看到新闻说宜昌这边也有企业,像那个搞电池回收的邦普,都建了零碳工厂,心里就更好奇了,他们是按啥标准弄的?以后这标准会不会变?尤其是看着标题写的2025年,这时间点挺近的,估计政策上会有新动静。

后来咋办?动手查呗

我这人就这习惯,想知道啥就得自己动手去搞。先是上网扒拉,搜“宜昌 零碳工厂 标准 2025”这些关键词。搜出来一堆东西,挺杂的。

  • 有说国家层面的大方向,提到啥《零碳工厂评价规范》这种团体标准,还有引用国际标准的,像ISO 14064啥的。感觉这些是基础,但不够具体到咱宜昌。
  • 也看到些零散信息,说要搞零碳工厂,得算清楚自己排了多少碳,能源得管最好用点绿电,生产流程也得优化,减少浪费。这些话倒是实在,但还是没点到“宜昌2025年具体标准”这个穴位上。
  • 还有些文章提到“零碳园区”,看着跟“零碳工厂”有点像,但又不是一回事。看到有个《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T/CECA-G 0344-2025)是2025年实施的,我就想,这会不会跟工厂的标准有联系?先记下来。

光在网上看,感觉信息太散,而且好多都是大道理,不解渴。具体到宜昌市2025年的标准,还真不好找官方的、明确的文件。

跑跑问问,打听打听

网上没头绪,我就寻思着得找点“土办法”。

先是给市里搞环保、搞经济发展的朋友打了个电话问问,他们也说现在上面挺重视这块儿的,但具体到2025年的细则,可能还在研究制定中,或者还没正式对外公布那么详细。不过他们提到,大方向肯定跟国家和省里保持一致,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用新能源。

后来我又想,既然有企业已经做了(比如邦普),那他们肯定是按某个标准来的。虽然不一定能直接问到人家内部细节,但至少说明宜昌这边是有实践基础和参照标准的。我猜他们可能用的是当时比较通用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推荐标准,再结合宜昌本地的一些要求。

我还特地去我们这边的工业园区管委会溜达了一圈,找熟人聊了聊。他们说,现在主要是鼓励性质,对达到某些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有奖励。至于专门的“宜昌市零碳工厂认证标准2025版”,他们也没见到红头文件,但感觉这事儿肯定在推进,可能到时候会在现有的绿色工厂、智能制造等政策基础上,加入更严格的碳排放核算和抵消要求。

现在大概摸到的情况

折腾了一圈,虽然没拿到一个叫做《宜昌市零碳工厂认证标准2025年》的白纸黑字文件,但也算摸到点门道:

第一,这事儿肯定是真的,方向也是明确的。宜昌作为工业城市,搞绿色低碳转型是必须的,零碳工厂是个重要抓手。

第二,2025年的具体标准,很可能还没完全定稿或者公布。但它不会是凭空冒出来的,大概率会在现有国家标准(比如那个T/CECA-G0171)或者国际通行标准(ISO 14064啥的)基础上,结合宜昌本地产业特点和发展目标来细化。

第三,不管标准细则怎么变,关键还是那几块

  • 算清楚碳家底:得有一套方法准确核算工厂运营产生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
  • 节能提效是根本:生产工艺、设备能效、能源管理都得下功夫,尽量少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
  • 多用清洁能源:自己建光伏、买绿电、用生物质能等等,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
  • 循环利用减废弃:物料重复用,废弃物资源化,从源头减少排放。
  • 碳抵消做补充:实在减不掉的排放,可能需要通过买碳汇啥的来中和掉。
  • 第三方认证是关键:得有权威机构来审核,证明你确实达到了零碳目标。

第四,这事儿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持续投入,不断改进。估计到时候申请认证,也得提交一大堆数据报告、改进计划啥的。

想说的

虽然没找到那个确切的“2025标准文件”,但通过这一番打听和琢磨,心里大概有谱了。这事儿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早点关注,早点准备,总是没错的。接下来我也会继续留意市里相关部门的通知,看看啥时候能出正式的文件。到时候再来跟大家分享一手信息。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