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工厂> > 正文
德州市零碳工厂省级申报含金量如何 高吗
2025-04-25 08:54 阅读:

最近老听人说德州市这边搞那个“零碳工厂”省级申报,问含金量高不高。这事儿,正好我们厂前段时间也跟着折腾了一回,我就把我们自己跑下来的过程和感受给大家唠唠,纯粹是个人实践记录,大家随便听听。

我们厂为啥要搞这个申报

一开始也不是我们自己多主动,主要是看到省里市里有政策风向,说是鼓励企业搞绿色低碳转型。领导开会传达精神,觉得这是个趋势,对企业形象宣传有好处,说不定以后还能拿到点补贴或者政策倾斜。反正上面有这个意思了,我们执行部门就得跑起来,成立了个临时小组,开始研究这事儿。

第一步,就是先把家底给摸清楚。这可不是个小工程。我们得把厂里这几年的能源消耗数据全给翻出来,用了多少电,烧了多少天然气(我们用天然气,以前烧煤的厂估计更麻烦),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碳排放估算,连员工通勤、食堂用能这些都得考虑进去。这涉及好几个部门,生产的、设备的、采购的、后勤的,我们得挨个去沟通要数据,有些数据还不是现成的,得根据原始记录推算,那段时间真是天天泡在数据堆里,跟各部门协调,有时候为个数据口径还得开会掰扯半天。

申报过程中的具体折腾

数据大概齐了,就得对着省里的申报指南和要求,一条条往上靠。那个文件要求写得挺细,但也有些地方我们吃不太准。比如,到底怎么才算“零碳”?是完全一点碳不排,还是说我买了绿电、搞了碳汇项目就能抵消?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研究文件,一边打电话给市里负责这块的部门咨询,有时候还托人问问其他已经搞过或者正在搞的厂子是怎么做的。

然后就是硬骨头——准备申报材料。那可真是一大摞东西,我们准备的主要有这么几块:

  • 工厂的基本情况:介绍我们厂是干啥的,规模多大,生产工艺大概是啥样,这部分得写得清楚明白。
  •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核算报告:这是核心,得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用了哪些标准和方法学,数据来源是都得列出来。我们专门找了第三方机构帮忙核算了下,不然自己搞怕不专业,通不过
  • 减排措施和成效:得说明我们为了减碳都干了比如我们上了些节能设备,搞了点屋顶光伏,优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浪费,这些都得写进去,还得附上照片、购买合同、验收报告之类的证明材料,越多越具体越
  • 未来的零碳计划:就是画个蓝图,说说下一步打算怎么继续减碳,比如计划再上什么新项目,采用什么新技术等等。
  • 相关的管理制度文件:证明我们有相关的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体系在运行。

整个过程就是不停地写材料、改材料、内部评审、再改材料。报告写了一稿又一稿,PPT做了好几版,数据核对了一遍又一遍。所有东西汇总起来,打印装订得整整齐齐,还得各级领导签字盖章,跑流程也费了不少功夫。弄完这些,才算把材料提交上去,然后就是等通知,看能不能通过评审了。

那这“含金量”到底怎么样?我自己的感受

回到最初的问题,这德州市的省级零碳工厂申报,含金量到底高不高?

要我说,这东西肯定是有用的,但你得看从哪个角度看,预期是

从好的方面说:

  • 政策奖励:如果评上了,省里市里确实可能会给一笔奖励资金。虽然不一定像外面传的动辄上百万那么容易(可能有门槛和条件),但有总比没有强,至少能弥补一部分我们搞节能改造、请第三方核算的投入。
  • 品牌形象:现在环保是大事,有个“省级零碳工厂”的牌子挂出去,对提升企业形象、社会责任感肯定有帮助。跟客户谈生意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注重供应链绿色的客户,这可能算个加分项。
  • 内部提升:这个申报过程,也逼着我们自己好好梳理了一遍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情况,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注意到的浪费点和改进空间。为了达标,确实也推动了一些节能减排措施落地。

但是,也别把这事想得太神乎其神:

  • 过程太费劲:前面说了,准备材料、协调部门、跑流程,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相当高。我们几个负责这事的人,那段时间真是累得够呛。
  • “零碳”的实际程度:目前的“零碳工厂”,尤其是在省级层面,我感觉更多是看你的努力程度、减排路径和管理体系,是不是真的实现了绝对意义上的碳中和,可能还有距离。标准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 市场认可度:这个牌子到底能在市场上带来多少直接的订单或者效益?目前看可能还比较有限。客户最终还是要看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的。
  • 后续维护:评上了不是一劳永逸,可能还会有后续的监督检查,需要持续投入保持。

我的实践感受是:德州这个省级零碳工厂申报,如果你企业本身就在做节能减排,基础比较那么顺势去申报一下,争取个荣誉和可能的补贴,是值得的。但如果纯粹是为了这个名头从零开始硬凑,那得好好算算投入产出比。它的“含金量”是有的,但更多体现在政策导向、形象提升和内部管理促进上,想靠它立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不太现实。我们厂现在材料交上去了,还在等结果,希望能有个好消息,也算没白折腾这一场。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