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人问我,说阿拉善盟市搞那个绿色工厂市级申报,到底有啥具体的甜头,申请起来费不费劲,容易不容易过。这事儿,我还真掺和过,就在去年,帮我一个在阿拉善盟那边的朋友捣鼓他们厂子的事儿,有点儿实践经验,今天就跟大家唠唠。
我那朋友也是听说了有这么个“绿色工厂”的帽子,说是市里头提倡的,好像对企业形象、甚至拿点儿补贴啥的有好处。他就来问我,觉得我平时爱琢磨这些政策方面的东西。我当时也是一知半解,就答应帮他看看。
第一步,我就先去打听和查资料。 主要就是看阿拉善盟市或者内蒙古自治区有没有发布相关的具体文件,了解这个“市级绿色工厂”到底是个啥标准,要满足哪些条件。那时候网上信息不算特别全,也托了些人问了问,大概知道了,这玩意儿主要就是看你工厂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这几块做得怎么样。
搞清楚大概方向后,我就跟我朋友坐下来,一条条捋申报这事儿的好处。不弄虚的,咱办事前总得知道图个啥?我们当时分析下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明确了好处,我那朋友就下决心要搞了。接下来就是硬骨头——准备材料和迎接评审。 这块儿确实挺折腾人的。
我们先是对照市里的申报要求,一项项对着捋。 缺啥补比如能源消耗的数据,得有统计,有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得有台账;废弃物怎么处理的,得有合同或者记录。很多东西平时可能没那么规范,为了申报就得重新整理,甚至要请第三方机构来做些检测,出报告。
然后就是厂区里外转悠,看现场。 哪些地方不符合要求,得赶紧改。比如厂区绿化面积够不够,有没有用节能灯,生产线有没有啥污染环节没处理等等。那段时间,我跟着他们厂里的人,真是没少跑腿。
整理各种报告和证明材料是最头疼的。 要写自评报告,要把各种数据、图片、证明文件汇总起来,搞得像模像样的。这中间,还得跟负责这事儿的部门保持沟通,有时候要求变了或者有啥不清楚的地方,得赶紧问明白。
你问我容易过吗? 我觉得,这得看你怎么准备,还有你厂子本身的基础怎么样。
如果你厂子底子好,平时在环保、节能这块就比较注意,管理也相对规范,那准备起来就相对轻松点,通过的可能性就大。需要的可能就是把已有的东西整理按要求呈现出来。
但要是厂子基础比较薄弱,比如设备老旧能耗高,环保投入少,那要达到标准就得下大功夫整改,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少。这种情况下,难度就比较大了,不是说随便填填表就能过的。
关键还是要“真材实料”。 评审的时候,专家不光看你报上去的材料,很可能还会来现场看。你是不是真的做了节能改造,环保设施是不是真的在有效运行,数据是不是真实的,这些都可能影响结果。想蒙混过关基本不可能。
我帮我朋友那次,他们厂子基础还行,但也确实为了这个申报,额外投入了不少精力去完善细节、整理资料。折腾了小半年,总算是把这市级的牌子给拿下来了。
总的来说,阿拉善盟市这个市级绿色工厂申报,好处是有的,主要是提升形象、顺应政策、优化管理,可能还有点间接的经济效益。但容不容易过,真不是一句话能说完的,关键看你是不是真心想搞,愿不愿意投入,基础条件怎么样。它不是走过场,是需要实实在在付出努力的。你要是真想搞,肯投入,努努力还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