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子在张家界申报省级绿色工厂的事儿。这事儿去年忙活了大半年,总算是拿下来了,过程挺折腾,但也确实学到不少东西,今天就掏心窝子给大家分享下我们是怎么干的,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也是响应国家那个绿色发展的号召,想着提升下咱们厂的形象,而且听说评上了之后,不光名声好听,可能还有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对长远发展肯定有好处。公司领导拍板,决定试试。
决定要干了,第一件事就是研究政策。我们先把省里市里的文件翻了个遍,搞清楚申报的基本门槛是比如,得是正规注册的公司,不能有啥违法违规记录,生产经营状况也得过得去,经济效益不能太差。这些基础条件得先自己掂量掂量,要是不符合,那后面也白忙活。
这绝对是整个过程里最费劲的一环。绿色工厂评价,看的是你整个厂区的“绿色”程度,方方面面都要有数据支撑。我们当时成立了个小团队,专门负责这事儿。
那段时间,真是天天埋在文件堆里,不是跑车间核对数据,就是跟各个部门要材料。整理出来的东西厚厚一大摞。提醒大家一下,省级申报一般在开春那几个月,比如三到五月份窗口期比较集中,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别等到跟前儿了手忙脚乱。
材料收齐了,不是简单堆在一起就完事儿。得对照着省里的评价标准,一条一条地看,自己给自己打分,看看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我们当时就是这么干的,发现有些地方描述不够清晰,赶紧补充;有些数据支撑不够有力,又赶紧去找。这样心里有底,报上去也更踏实。
把自认为完美的材料整理就提交给咱们张家界市的工信部门。他们会先进行初步审核。这个环节很重要,他们看得比较细,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或者要求补充材料。我们当时就被要求对某个节能改造项目的效果再详细说明一下。跟市里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响应他们的要求,能让过程更顺利。
市里初审通过,推荐上去之后,就到了省级的评审环节。这通常会组织专家来看材料,甚至可能实地考察(虽然我们那次没有)。这个阶段能做的就不多了,主要是耐心等待。那段时间心里还是挺忐忑的。
接到通知,我们通过了省级评审,厂里上上下下都挺高兴。回头想想,能成功有几个关键点:
现在厂子挂上了“绿色工厂”的牌子,感觉确实不一样了。这不光是个荣誉,更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肯定,也逼着我们以后要继续保持和改进。听说有些地方对评上的企业还有真金白银的奖励,咱们也盼着。
申报绿色工厂是个系统工程,得有耐心、够细心。把它当成一次对企业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全面体检和提升,可能心态会更成功的几率也自然会高一些。希望我们这点折腾过程的记录,能给大家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