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来聊聊我在北京绿色金融交易所捣鼓国际碳交易的那些事儿。一开始我也就图个新鲜,毕竟这玩意儿听着就挺高大上的,什么“碳交易”、“绿色金融”,感觉跟咱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但架不住好奇心重,就想着去瞅瞅这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我先是在网上扒拉资料。这一扒拉不要紧,发现这里头水还挺深的。全国搞碳交易的平台还不少,光我知道的就有北京绿色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这仨还是全国性的。另外还有六个地方上的,加起来得有九个!
咱今儿个主要说的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这地儿我熟,毕竟就在北京嘛我记得这交易所最早叫北京环境交易所,08年就有。这几年国家不是大力提倡“双碳”目标嘛这交易所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我先是找到他们的网站,仔细研究一番。上面各种信息还挺全的,什么碳配额、碳中和、CCER……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特意看看他们发布的交易数据,你猜怎么着?就拿前两天来说,2025年1月22号那天,成交1060吨,成交均价99块钱一吨,总共成交额有10万多块!
光看这些数据,我还是有点懵。于是我就琢磨着,得找个法子亲自体验一把。巧,这北京绿色交易所还真有不少碳金融产品,什么碳配额场外掉期交易、碳配额场外期权交易、碳配额回购融资……我挑个相对简单的——碳配额质押融资。
具体咋操作的?
整个过程走下来,我还真感觉自己参与一把“绿色金融”的大事儿。虽然钱不多,但好歹也算是为国家的“双碳”目标做点贡献,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这回体验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这碳交易,真不是啥高不可攀的东西,咱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进来。而且随着国家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后这方面的机会肯定也会越来越多。咱也得多关注着点,说不定哪天就能抓住个机会,既能赚钱,又能为环保做贡献,一举两得!
听说,北京绿色交易所未来还要升级成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到时候肯定更热闹。咱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学习,多解,争取也能在这绿色金融的大潮里,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