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来聊聊我最近琢磨的一件事儿——“能源节能减排”。说白,就是咋样能少用点儿能源,少排点儿废气,给咱这地球母亲减减负。
这事儿搁心里挺久,但真正开始动手,还是因为前阵子看到的一组数据,说是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单位GDP能耗要下降16%。乖乖,这可不是个小目标!我这心里就咯噔一下,寻思着咱也得做点不能光看着不是?
第一步,摸清家底。我先把自己家里的用电用水情况给摸个底朝天。把每个月的电费单、水费单都翻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个遍。这一看不要紧,还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夏天空调开得太猛,冬天暖气烧得太热,还有些电器,不用的时候也没拔插头,白白浪费不少电。
第二步,对症下药。 既然找到问题,那就得想办法解决。我开始琢磨着,咋样能既不影响生活质量,又能把能源给省下来。我从网上查不少资料,也问身边的一些朋友,总结出几条“妙招”:
第三步,付诸实践。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开始把这些“妙招”一一落实到生活中。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有点儿不习惯。比如,以前空调都是开到24度,现在调到26度,总觉得有点儿热。但坚持一段时间,也就慢慢适应。还有,以前出门总是习惯性地开车,现在改骑自行车,虽然累点儿,但感觉身体也更好。
第四步,记录成果。 为看看自己的努力有没有白费,我开始记录每个月的用电用水量。每个月月底,我都会把电费单、水费单上的数据跟上个月的对比一下。您猜怎么着?还真有效果!电费和水费都比以前少,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个进步不是?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折腾,我算是体会到“节能减排”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责任担当。咱每个人都出把力,就能为这地球母亲减轻不少负担。
节能减排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咱长期坚持,慢慢养成习惯。但只要咱有这份心,有这份行动,就一定能看到成效。
我想说的是,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为咱自己,也为咱的子孙后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