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交易> > 正文
碳交易方案分类怎么分?专家带你理清思路!
2025-02-20 09:38 阅读:

今儿个,咱来聊聊碳交易方案这事儿。一开始我也搞不清楚这玩意儿到底咋分类,感觉挺复杂的。

摸索阶段

我先去网上扒拉资料。这一搜不要紧,蹦出来一堆名词:配额交易、自愿交易、CCER、AAUs、RMUs……看得我头都大!这都啥跟啥?

后来我静下心来,一点点捋顺这些信息。发现这些资料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核心意思还是能找到的。

实践分类

第一步:区分“强制”和“自愿”

我发现,碳交易这事儿,得分清楚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就像考试,有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一样。

  • 强制的,就是那些被国家或者某些组织规定必须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或国家,他们得通过碳交易来完成任务。这就好比你必须得考语文数学,不考不行!
  • 自愿的,就是那些没人逼着,自己主动想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或个人。他们参与碳交易,更多的是为形象或者其他的一些目的。这就好比你主动选修一门美术课,不是为考试,就是为兴趣。

第二步:细分“配额”和“项目”

在强制减排的市场里,我又发现还能细分。一种是基于“配额”的,一种是基于“项目”的。

  • 配额,就像政府给企业定指标,说你今年只能排放这么多吨的碳。企业要是超标,就得去市场上买“配额”;要是排放少,多出来的“配额”也能卖给别人。
  • 项目,就是通过做一些具体的减排项目,比如种树、搞清洁能源啥的,来获得“减排量”。这些“减排量”也能拿去市场上卖。

第三步:解国内市场

搞清楚国际上的分类,我开始琢磨国内的情况。发现咱们国家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
  • 另一种叫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这玩意儿有点像上面说的“自愿”+“项目”的结合体。

最终实现

这么一梳理,我感觉碳交易方案的分类一下子就清晰多!虽然还有些细节需要继续研究,但至少大的框架算是搭起来。以后再看到相关的资料,我也不会一头雾水。

这回实践让我体会到,遇到复杂的问题,先别慌,一步步拆解,总能找到门道的!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