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各位老铁,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死磕的“江北区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2025最新流程”这事儿。这玩意儿真不是盖的,流程复杂,要求贼高,没点真本事还真玩不转。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去年年底,我们厂琢磨着要升级转型,不能老吃老本,得搞点高大上的。零碳工厂这概念一下就戳中我们,既能响应国家号召,又能提升企业形象,一举两得!于是我就被赶鸭子上架,负责这事儿。
第一步:摸清家底,自查自纠我做的就是摸清咱们厂的“碳家底”。说白,就是得知道你一年下来,烧多少煤,用多少电,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我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还现在网上资料多,我硬着头皮啃,又是看标准,又是查资料,总算搞明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
然后,就得拉清单,把厂里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环节都列出来,像生产车间、办公楼、食堂等等,一个都不能落下。找专业机构做个碳排放评估,花不少银子,但也值,人家出的报告专业,数据也详细,省我不少事儿。
第二步:制定减排目标和策略有评估报告,心里就有数。就得根据报告里的数据,制定减排目标和策略。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得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技术可行性,还要考虑成本效益。
我组织一帮技术骨干开好几次会,讨论各种减排方案。比如,淘汰老旧设备,更换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等。
最终,我们制定一个五年减排计划,每年都要完成一定的减排目标。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我还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加强员工节能意识培训等等。
第三步:实施减排措施,记录数据变化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干。我们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各项减排措施。
车间改造:把老旧的照明设备全部换成LED灯,还安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光线强度自动调节亮度。 设备升级:淘汰几台高耗能的设备,更换能效更高的设备。 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清洁能源:在厂房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自己发电自己用。每实施一项措施,我都会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变化,比如,用电量、用煤量、排放量等等。这些数据都是申报零碳工厂的重要依据。
第四步:建立监测系统,准备年度碳足迹报告为及时掌握减排进展情况,我还建立一套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各项能源数据,生成报表和图表,让我对减排效果一目然。
每年年底,我都会根据监测数据,编制一份年度碳足迹报告。报告里详细记录厂里一年的碳排放情况,减排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减排效果评估。
第五步:准备申报材料,逐级上报有前面的基础,就可以开始准备申报材料。国家级的申报可不是闹着玩的,材料要求非常严格,每一项都要认真准备。
我按照工信部的要求,一项一项地准备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碳排放评估报告、减排计划、减排措施实施情况、监测数据、碳足迹报告等等。
材料准备好后,先报给江北区工信部门,然后区里审核通过后,再报给市工信部门,由市里统一报给工信部。
第六步:接受专家评审,现场核查材料报上去后,就等着工信部的专家来评审。专家会认真审查申报材料,还会到厂里进行现场核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按照要求做的。
评审和核查都通过后,才能正式获得“国家级零碳工厂”的称号。
一些心得体会整个过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事儿真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提前准备:零碳工厂的申报流程非常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等到一刻才开始。 重视数据:数据是申报零碳工厂的重要依据,一定要认真收集和整理。 寻求帮助: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自己瞎琢磨,可以向专业机构或者其他企业请教。 持之以恒:零碳工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减排工作。申报零碳工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成功申报零碳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