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工厂> > 正文
铜山区零碳工厂服务值得申报吗 有什么好处
2025-04-11 08:56 阅读:

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们厂最近琢磨的一件事儿——就是那个铜山区的零碳工厂服务,看看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去申报。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也不知道从哪儿吹来的风,老听人说起这个“零碳工厂”。我心里也犯嘀咕,觉得这不又是政府搞得啥新名堂,喊喊口号,实际落地难。咱开工厂的,每天柴米油盐,不,是机器、原料、订单这些事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琢磨这些听上去“高大上”的东西。

后来园区里开会的次数多,文件也发下来几次,加上厂里几个年轻人也老跟我提,说现在都讲究环保、绿色发展,这个“零碳”是大趋势。虽然年纪上来点,但也不想被时代落下,就寻思着,得,那咱就去解解,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我就抽空找些资料看,也厚着脸皮问几个已经接触过或者正在搞的朋友。他们跟我说,这“零碳工厂”说白,就是让工厂想办法,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产生或者少产生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怎么实现?比如多用太阳能、风能这些干净的能源,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效率,植树造林搞碳汇也算。目标就是让你工厂的碳排放量算下来接近零。

那申报这玩意儿有啥好处?

这可是我最关心的。打听一圈,总结下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说是能提升企业形象。你想,现在大家都关心环保,你要是挂上“零碳工厂”的牌子,那在客户、在社会大众面前,不就显得你这企业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嘛听上去确实对品牌有好处。

有人说对拓展市场有帮助。有些大客户,特别是搞出口的,现在对供应商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你要是“零碳”的,可能更容易拿到订单,算是个竞争优势。

再有,就是减少环保方面的风险。现在环保查得严,你要是能在源头上把排放降下来,甚至是零排放,那以后应付检查、达到环保标准,压力不就小很多嘛理论上是这样。

还有一点,就是优化管理。为达到零碳,你肯定得精打细算,琢磨怎么节能、怎么减少浪费。这一通折腾下来,没准儿生产成本也能降一点,资源利用率也能提高。

听起来好处是不少,但咱是开厂的,得算经济账。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具体要怎么操作,要花多少代价。

真要搞这个“零碳工厂”认证,可不是填张表那么简单。第一步,你得先摸清家底,厂里现在到底排多少碳?电是哪来的?生产线能耗高不高?这得找专业的人来测算、评估。

第二步,根据评估结果,得制定减排方案。是上光伏板?还是改造设备?还是优化工艺流程?这每一步都得花钱,而且不是小数目。

第三步,实施方案。买设备、安装、调试、培训员工,这又是一大摊子事,费时费力。

还得持续监测、报告,确保你真的达到“零碳”或者接近零碳的标准,才能拿到那个认证,并且保持住。

我们厂内部也开几次会讨论。大家算算账,觉得这个方向肯定是好的,未来制造业肯定要往绿色低碳走。但是,对我们这种传统行业的老厂来说,一下子投入那么多钱去搞全面改造,压力确实有点大。设备更新换代、新能源设施投入,都是实打实的成本。

我们琢磨来琢磨去,的决定是:先不急着去申报那个“零碳工厂”的名头。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我们打算先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比如厂房顶上空间利用起来,看看能不能搞点分布式光伏;把一些能耗高的老旧设备逐步替换掉;优化一下生产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等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成本也控制得住,看看效果怎么样,也看看政策上有没有更多的支持和补贴。到时候如果条件成熟,投入回报比划算,再去考虑正式申报那个“零碳工厂认证”。

要问我铜山区这个零碳工厂服务值不值得申报?我的看法是:

  • 如果你是新厂,或者刚好有大笔资金准备做技术升级改造,那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抓住这个机会,一步到位,可能对长远发展、对抢占市场先机都有好处。
  • 如果你像我们一样,是老厂,资金相对紧张,那不妨缓一缓。先从内部挖潜、节能降耗做起,等实力增强,或者政策更明朗,再做决定也不迟。

反正这事儿,得根据自己厂子的实际情况来,不能盲目跟风。先把眼前的生产经营搞再一步步朝着更绿色的方向努力,我觉得这样比较稳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都是我自己的实践和想法,不一定对,给大家做个参考。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