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这个绿色工厂的事儿,感觉是大势所趋,尤其咱们白云区这边,对环保抓得也越来越紧。所以去年底,我们厂子也决定赶个潮流,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个“绿色工厂”的牌子给拿下来。正好刚跑完一套流程,跟大家唠唠我们是怎么折腾的,给准备2025年申请的朋友们做个参考。
这事儿不能头脑一热就去报,得先自己心里有数。我们第一步就是内部“体检”。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坐一起,把市里区里发的那些评价标准文件找出来,一项项对着看,看自己够不够格。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要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
然后就是翻箱倒柜找数据。什么用多少电、多少水,废气废水排放记录,固体废物拉到哪儿去,供应商是不是也“绿色”等等。这过程挺麻烦的,有些数据以前没太注意,还得重新统计、核算。差不多就是把自己厂子从里到外扒拉一遍,看看在节能、减排、环保管理这些方面,到底做得怎么样,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得赶紧补。
自我评估觉得差不多有点谱,就开始准备申报材料。这可是个力气活,不是简单复印点东西。得正儿八经写报告,介绍公司基本情况、产品、我们环保上都采取哪些措施,还得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明,反正就是得全方位展示我们是怎么“绿色”生产的。
反正就是得证明你确实在干这个事儿,而且干得还不错。我们是安排专人负责整理,来来回回修改好几遍,就怕有遗漏或者不规范的地方。
材料都弄利索,就到提交环节。以前可能还要跑腿送纸质版,现在方便多,基本都是在网上系统提交。我们是先在广州市的某个系统平台(具体哪个平台每年可能会微调,得留意官方通知)注册账号,然后按照要求,把各种表格填把前面准备的那一大堆材料扫描件一个一个上传上去。
这个过程要细心,别传错或者漏。提交前最好再检查一遍。提交之后,系统会给个回执或者状态更新,告诉你已经收到材料。
材料交上去,不是就完事儿,后面还有评审环节。可能会有专家线上看材料,也可能会有实地考察。我们当时就接到通知,说专家要来现场看。那几天我们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厂区环境又好好拾掇一下,把文件记录都准备随时准备回答专家提问。
现场核查主要是看你材料里写的是不是真的,生产现场管理是不是规范,环保设备是不是在正常运行。专家们问得很细,看得也很认真。这个环节挺关键的,一定要实事求是,别弄虚作假。
现场核查完,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就会进入评审和公示环节。通过评审的名单,一般会在政府相关网站上公示一段时间,没异议的话,这事儿就算成。然后就等着发证书、牌匾。
我们厂是顺利通过,拿到那个牌子的时候,心里还是挺踏实的。虽然过程挺折腾,花不少精力,但感觉值。不仅是为一块牌子,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把内部管理,特别是环保这块,又梳理和提升一遍。对长远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白云区这边搞绿色工厂认证,流程上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看重实际效果。准备申请的朋友们,一定要早做准备,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尤其是自我评估和材料准备,别等到手忙脚乱。希望我们这点经验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