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工厂> > 正文
南岸区零碳工厂国家级申报2025年最新流程是什么
2025-04-24 09:10 阅读:

最近老琢磨我们厂子申报国家级零碳工厂的事儿,特别是针对2025年这一批。正好跑完一趟流程,有那么点儿心得,给大家唠唠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过来的,希望能帮上忙。

摸索“零碳工厂”是个啥玩意儿

一开始听到“零碳工厂”,有点蒙。国家级,听着就挺高大上。我们就先自己查资料,问同行,大概明白了,就是要让厂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算下来等于零。怎么算?就是先自己使劲儿减排,能减多少减多少,实在减不掉的,就通过买碳指标或者搞些厂区外的减排项目来抵消掉。时间一般是按年算的。

自己家底子先得摸清楚

知道了大概意思,就得看看我们自己厂子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这步挺关键的,得先搞清楚自己一年到底排多少“碳”。我们一开始想自己弄,搞了半天,发现这玩意儿还挺复杂的,各种数据要算。后来想想,这事儿不能马虎,干脆找了家专业机构来帮忙做评估。

他们来厂里转了好几圈,看了我们的生产线、能源使用情况,查了各种记录。给出的报告,把我们一年下来用了多少电、烧了多少气、生产过程中释放了多少东西,都折算成了二氧化碳当量。看到那个数字,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原来我们不知不觉排了这么多。

定目标,想辙减排

评估报告出来了,家底清楚了,下一步就是定目标。总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得一步步来。我们根据报告里指出的几个主要排放源,开了好几次会讨论,定了几个小目标,比如未来一年能耗要降多少,某些工序的排放要控制在什么水平。

然后就是想具体办法了。这块儿我们下了不少功夫:

  • 节能改造: 把一些老旧的、耗电大的设备给换了,照明系统也全换成了LED的。
  • 清洁生产: 调整了一些生产工艺,尽量用更环保的原材料,减少废料产生。
  • 能源结构优化: 厂房屋顶上装了光伏板,自己发点绿电用,虽然不多,但也是个态度和方向。
  • 内部管理加强: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避免能源浪费,还搞了些内部宣传,让员工也都有这个节能减排的意识。

这些措施都是实打实地在推,不是嘴上说说。

边干边记,数据不能停

光干活不行,还得记录。我们专门安排了人负责这块儿,搞了个监测系统。每天用了多少电、多少气,生产了多少产品,对应的排放估算,都得记下来。这样就能随时看到我们采取的措施有没有效果,效果有多大。每年还要根据这些数据,出一份碳足迹报告,这是申报的基础。

搞清楚申报的路子

干这些活的也得打听申报流程。我们了解到,这个国家级绿色工厂(零碳工厂是其中一种方向)的评定,是工信部管的。但不是直接报给工信部,得先通过区里(我们是南岸区)的工信部门,然后是市里,一级一级往上报。跟南岸区这边的相关部门保持沟通特别重要。

我们就主动去区经信委(或者类似的负责工业的部门)咨询,了解2025年申报的具体要求、时间节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他们给的指导还是很有用的,少走了不少弯路。

准备材料,硬骨头来了

到了准备申报材料这一步,才是真正考验人的时候。需要准备的东西非常多,除了前面说的碳排放评估报告、减排措施实施情况、监测数据报告,还有很多证明文件,比如公司的基本情况、环保达标证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等等。我们专门成立了个小组,分工合作,一项项去准备、核对、整理。

这个过程挺磨人的,经常为了一个数据、一份证明反复沟通确认。特别是要把我们做的那些减排努力,用数据和事实清晰地展示出来,让评审专家能看明白。

提交与跟进

材料准备齐全后,按照南岸区主管部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上去。提交了也不是就完事了,还得随时准备着,可能会有补充材料或者现场核查的要求。我们就保持和区里的联系,有什么新情况、新要求,第一时间响应。

目前,我们2025年的申报材料已经提交上去了,正在等待初步的反馈。整个过程走下来,感觉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累是真累,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厂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更清晰了。不管结果怎么样,起码我们朝着更绿色、更低碳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这本身就是值得的。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