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子在阳江搞那个“绿色工厂”的事儿。最近总有人问,这玩意儿有啥好处?申请起来麻烦不麻烦?容易过不?我就结合我们自己跑下来的经验,给大家说道说道。
我们也没太当回事。后来听行业里的朋友说,现在都讲究环保,搞这个“绿色工厂”好像挺时髦的。更关键的是,听说对企业形象有好处,有些大客户或者出口订单,会看你是不是“绿色”的。再说了,节能减排,说白了不就是省钱嘛电费水费能降下来点,谁不乐意?还有就是,隐约听到风声,政府好像对评上的企业有点小奖励或者政策上的方便,虽然具体是啥当时也不清楚,但总归是好事。
决定试试看之后,我们就开始打听具体情况了。这“绿色工厂”到底能带来啥实实在在的好处?
了解了好处,接着就是看“容易过吗”这个问题了。一开始看那些文件和要求,头都大了。不是填个表那么简单,要求还挺细。
第一步:对标找差距。 我们拿着那个评价标准,一条条对着自己厂里的情况看。哪里做得哪里不行。比如能源消耗数据,得有详细记录;废弃物处理,得有合规的证明;生产工艺是不是环保,用的原材料有没有问题等等。这一步就发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步:硬骨头,得啃! 发现问题就得改。有些是管理上的,比如加强员工培训,建立更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垃圾分类更严格什么的。有些是硬件上的,这就得花钱了。我们当时就下决心,把几台能耗特别高的老旧机器给换了,虽然心疼钱,但想想长远,还是咬牙上了。照明系统也改造成了LED的。反正就是,哪里不符合要求,就想办法把它弄符合了。
第三步:准备材料,跑断腿。 这是最繁琐的一步。需要准备的材料那叫一个多!各种报告、数据、证明、记录……我们专门抽了几个人负责这事儿,天天就是整理文件、核对数据。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或者一份证明,得跑好几个部门。那段时间,负责这块的同事都瘦了好几斤。
第四步:提交申请,等评审。 材料准备齐了,就提交上去。然后就是等着专家来现场看了。这个过程也挺紧张的,生怕哪个细节没做专家来了之后,看得很仔细,问的问题也很多,从生产线到仓库,从办公室到排污口,基本都走到了。我们的人就全程陪着,解答问题,提供他们要看的任何东西。
折腾了大半年,总算是通过了评审,拿到了那个“绿色工厂”的牌子。挺不容易的。
那么,到底值不值?容易不容易过?
我的感受是:
给阳江其他想申请的企业一点小建议:
思想上要重视,别想着投机取巧,得真心实意去做改进。提前做好功课,把标准研究透,早点开始准备材料和进行必要的改造。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得有耐心和毅力。
阳江搞这个绿色工厂,对企业发展是有好处的,但绝对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得实打实地去干才行。希望我们这点实践经验能给大家提供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