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工厂> > 正文
马鞍山市零碳工厂申报好处具体有哪些 容易过吗
2025-04-24 09:12 阅读:

最近总有人问我马鞍山这边搞零碳工厂申报的事儿,问有啥好处,难不难弄。正好我们厂去年开始折腾这事,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的实践过程和感受。

为啥要搞这个零碳工厂?

真不是我们主动想搞得多“高大上”。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市里头好像有这方面的引导,开会啥的总能听到,感觉是个趋势;二是有几个客户,特别是外地的,开始问我们碳排放的情况,隐隐约约觉得这玩意儿以后可能是个门槛。咱做企业的,总得往前看不是?加上听同行说,搞好了能提升点形象,指不定还有点补贴啥的(虽然发现补贴没那么容易拿),就动了心思。

摸索着开始

决定要搞,就得先弄明白是咋回事。我先是自己上网查了些资料,看得云里雾里,全是些大概念。后来没办法,托人找关系,去市里相关部门咨询了一下,拿了些指导文件。又找了两家搞这方面咨询的公司聊了聊。

这一聊,大概清楚了:

  • 核心是减排:就是要想办法让我们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变少。
  • 得有数据:需要详细计算我们厂现在到底排多少碳,用多少能源。
  • 要改造:光算不行,得有实际行动,比如改进生产线、用清洁能源(像太阳能)、提高能源效率等等。
  • 要认证:得有第三方机构来审核,看你是不是真的达到标准了。

听着就觉得不简单。好处嘛咨询公司的人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提升品牌形象、吸引绿色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满足供应链要求等等。听着确实诱人,但我也留了个心眼,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动真格的改造过程

摸清楚大概方向,就撸起袖子干了。这过程,真是挺折腾:

第一步是摸家底。我们专门成立了个小组,花了差不多两三个月时间,把全厂的能源使用情况彻底盘了一遍。电、水、天然气,甚至连运输车辆的油耗都算进去了。请了专业的人来帮忙做碳核算,那数据报表,看得人眼睛都花了。这一步就发现了不少以前没注意到的浪费点。

第二步是定方案。根据摸底情况,找出碳排放的大头在哪。我们厂主要是用电和天然气比较多。然后就针对性地想办法。比如,把一些老旧的、能耗高的设备换掉了;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一些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还在厂房屋顶装了一部分光伏板,自己发点电用。

第三步是投钱改造。定好的方案就得落实。换设备、上光伏,这都是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前前后后投了不少钱,有点肉疼。当时内部也有不同声音,觉得花这么多钱搞这个值不值。

第四步是建体系。光改造硬件还不够,还得建立一套管理制度,比如能源数据怎么持续监测,减排目标怎么分解到各个车间,员工怎么培训提高节能意识等等。这需要把管理流程理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申报与审核

等我们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准备申报材料。各种报告、数据、证明文件,装了厚厚几大本。然后提交上去,等着专家来现场审核。

审核过程还是挺严格的。专家们问得很细,不仅看文件,还要到生产线、设备间、数据监控室实地查看。对着我们的改造项目一个个核对,对能源数据反复确认。感觉他们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减排措施的有效性特别看重。

我的感受:好处与难度

现在我们厂的申报还在流程中,最终能不能评上“零碳工厂”还不好说。但就目前这个过程走下来,我谈谈几点实际感受:

  • 形象提升确实有:出去跟客户、跟同行交流,说我们在搞零碳工厂,对方确实会高看一眼,觉得我们企业有实力、有长远眼光、有社会责任感。这对谈生意、谈合作是有潜在帮助的。
  • 成本降低有潜力: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通过节能改造和能源管理优化,每个月的电费、天然气费用确实是降下来一些了。光伏发的电也能省一部分。长远看,这块成本是能逐步收回来的。
  • 管理规范是实在的:为了搞这个申报,厂里的能源管理、数据统计比以前规范多了,以前很多模糊的地方现在都清楚了。这对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处。
  • 环保责任感增强:以前总觉得环保是政府的事,离我们很远。现在通过算碳账、搞减排,员工们也开始意识到,我们每个环节都能为环保出点力。

至于容不容易过?

我个人觉得,不容易。这不是填个表、喊个口号就能行的事。它需要企业下决心,投入真金白银去改造,花大力气去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资金实力都是一个考验。

如果你只是想搞个名头,应付一下,那估计很难通过审核。审核专家都是行家,是不是真搞,他们看得出来。

但如果你是真心想通过这个过程,提升自己企业的能源效率和管理水平,那这个申报过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能不能最终拿到那个牌子,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能拿到更

马鞍山搞零碳工厂申报这事,好处是有的,但挑战也不小。想做的企业,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长期投入的打算。我们厂还在路上,希望能有个好结果。

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可以联系王工:153 7298 4701(微信同步),进行具体沟通。